立春剛過,春雨尚未奔赴人間,魯圖山上,卻有幾處清流噴涌而出,喚醒土地對春天的記憶……
“過去給莊稼澆水,得全家人出動,每人配齊一只桶、一個瓢?,F在好了,只需一個人,扳動閘閥井開關,地里所有的莊稼就能像‘打點滴’輸液一樣吃飽喝足?!濒攬D村村支書王學春感嘆道。
魯圖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西南部,海拔1795米,村內山地多、平地少,地理條件差,屬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
過去,魯圖村的農業基本上是“靠天吃飯”,村內耕地地塊散亂零碎,中低產田普遍居多,且基礎設施薄弱、田間道路不通暢、水資源利用率低、干旱常態化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村民從事農業生產成本投入大、產出少、收入低,嚴重制約著魯圖村的發展。
“我18歲起就跟著父母干農活,以前家里就種四五畝地,但是這片山有幾分地,那片山又有幾分地,每種一季烤煙下來,光澆水就得用拖拉機來來回回拉四五十車水,累得很呢?!贝迕駰钚略普f道。
魯圖村村民楊新云正在擰開小水池閘門。胡婉婷 攝
“不過現在好了,村上把大家伙東一塊、西一塊的地集中流轉起來,現在種地都是每家一整片,而且路修到地邊、水流到地里,真是省工省時又省心呀!”村民楊新云繼續說道。
近兩年來,保山市將魯圖村作為打造山地高效農業的試點,著力在盤活土地資源、釋放土地潛能上下功夫,在魯圖村內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650畝,由政府牽頭,對土地和機耕路進行綜合整治,讓“補丁地”聚成“一塊田”,從而提升土地產出率、設施利用率以及勞動生產率。
魯圖村委會通過探索土地流轉模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土地流轉,推動“小戶”變“大戶”“小田”變“大田”,統籌規劃產業布局,構建了“大春種煙、小春種糧”煙糧雙優產業體系。
為切實解決“水”難題,煙草部門配套建設“管池+閘閥井+水肥一體化”設施,大力推廣噴灌、微灌、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截至目前,村里新建管網工程2件、水池6個、閘閥井38個,滴灌水肥一體化覆蓋面積1650畝,通過項目實施,每畝可減少澆水施肥用工4個,用水量實現1畝變3畝,一次投入用兩季,實現煙田基礎設施與多元產業經營共享融合。
在多方努力下,魯圖村成功探索出一條“高標準農田建設+煙草配套設施+土地集中流轉+產業統籌規劃”的土地集中化管理運營新模式,并聚焦多元產業發展,取得了土地集約、集體增收、群眾受益的成效,真正實現了田地肥、百姓富、鄉村美。
如今的魯圖山上,已經是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美麗鄉村畫卷,這些小水利設施的建成,為村民們引來了一股股“幸福水”“致富水”。
魯圖村高標準農田里的儲水窖工程。胡婉婷 攝
“現在澆水施肥都不需要自家請工了,現在種煙每畝可省600-700元,還過上了早八點、晚六點的生活,周末還能帶上老婆孩子去城里的游樂場里玩,我感覺當農民也很開心呢”,楊新云望著眼前連片的30畝土地,滿臉幸福。
“感謝政府和煙草公司的關心與幫助,現在我們村每一個繁忙的季節,都能保證水源充足,哪家需要用水就跟村上申請一下,我們就按需調度供水?!贝逯鯇W春說道。
收獲后的土地看起來有些“冷清”,但村民們卻對這些小工程贊不絕口,“這些小水井、小管道,看起來雖不起眼,但對我們農民的幫助卻是很大的。”
這些建在田間地頭的“小水利”,默默滋潤、守護著魯圖山上每一片土地,也滋養著魯圖山上的蕓蕓百姓、滋潤著廣大農民的心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