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館名片
白槎村村史館位于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二都鎮白槎村,由家風家訓館和民俗文化館兩部分組成,2017年10月建成,占地500余平方米,設有農耕工具、傳統禮儀習俗、紡織印染等展區,展品共計1000余件,集中展示了當地古今知名人物家風家訓故事以及贛東地區獨特的民俗文化。
越黃水河,見青山懷抱處,一片白墻灰瓦仿佛棲息的鷺群,這里是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二都鎮白槎村。
白槎村地處宜黃縣城東南,下轄9個村民小組,共432戶1543人。這個“十三五”省級貧困村在各級部門幫扶下,如今早已成為秀美旅游鄉村。
昔日破舊的民房,成了家風家訓館;廢棄的糧庫,成了民俗文化館。走進家風家訓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對聯——“民康物阜 國治家齊”,橫批“訟家訓 揚家風”。這副對聯據說已有近200年歷史,體現了白槎先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俗話說“臨川才子半宜黃”。館里展示了宜黃縣22位古今知名人物及其事跡、家風故事,有抗倭名將譚綸、清代禁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黃爵滋、佛學大師歐陽竟無、“英雄航天員”鄧清明等。
“李京壽家訓:勤勞致富、做事踏實、以愛興家、做人以善;郭國年家訓:和氣生財、誠實守信、孝老愛幼、賢良謙恭……”記者看到,館里展示了白槎村69個家庭的家風家訓,把傳承美德、樹文明新風展現得淋漓盡致。
“白槎村家訓大致分為修身、處世、治家、立志四種類型。良好的家風家訓是無價的傳家寶,更是社會文明的‘助推器’。”白槎村黨支部書記熊小紅介紹道,“家風家訓館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人們回顧歷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新時代的精神風貌。”
家風好則民風淳,民風淳則鄉風正。如今,聽得懂、接地氣的家風家訓不僅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鄉村面貌和村民思想,還成了鄉村治理的法寶。
家風家訓館不遠處,便是民俗文化館。織布機、農耕用具、石磨、馬燈、風車、雞公車……一件件舊農具、老物件,串聯起鄉村發展歷程。依稀之間,又見梭子飛舞織夏布,再聞一唱三嘆宜黃戲。白槎人用心珍藏起了一段舊光陰。
館里設有農耕工具、傳統禮儀習俗、交通運輸、工匠技藝、紡織印染、匠藝度量、陶瓷編織等展廳,全館收集各類展品1000余件,集中展示了贛東地區傳統民居、生活和生產用品、宗族、民間藝術及文化等實物和內容,展示了獨特的民俗文化,成為大家留住鄉愁、傳承發展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
處于“C位”的是一個精致花轎,也是鎮館之寶,體現了工匠的精湛技藝,周邊陪嫁的物件原汁原味地反映了贛東地區的傳統婚慶習俗。
“有民諺稱:‘宜黃夏布浙江綢,一衣在手眾人求’。夏布于宋代聲名鵲起,到清代譽滿天下。民國十一年,宜黃細布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獲得紀念獎。”
“風車實際應用于農家吹扇谷物秕殼、稻衣等雜物,是從漢代開始,主要在南方地區使用。傳統農耕時期,風車是責東地城農家必備的工具之一。”
……
講解員向前來參觀的游客娓娓道來。一件件老物件,講述著歲月的情懷和變遷。
“村里文化建設十分用心,這些老物件勾起了我們對往事的回憶。當地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對小孩及家庭教育很有幫助,值得我們學習。”一位湖北游客在參觀后深有感觸地說。
據了解,如今白槎村每年接待游客約600人次。行走白槎,恍若置身一個小型公園,池水清澈,亭臺點綴,可謂移步換景。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又白又差”的貧困村。曾經的白槎村年輕勞動力流失嚴重,是典型的“空殼村”,村里配套設施落后,隨處可見豬牛欄、雜草、垃圾。
近年來,煙草行業在白槎村投入幫扶資金,用于便民服務中心、村民之家、民俗文化館、家風家訓館、休閑廣場等設施建設。全村整合各類建設資金實施整村環境治理,拆除了豬牛欄、空心、危舊房等250余間,對275棟房屋進行了立面改造、墻面亮化,修建了公園、休閑廣場、環村路、入戶路,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提升,村莊面貌得到徹底改善。
從一窮二白、環境臟亂差到全村實現脫貧、鄉村振興、一步一景,越來越多的青壯年選擇返鄉創業就業。熊小紅就是其中之一。她回村開創蔬菜基地,傳授現代化蔬菜種植技術,帶動村民發家致富。
在她的示范引領下,熊秋生成為村里的“致富牛人”,養牛、養魚、養豬、養雞樣樣干,越干越有勁,短短兩三年, 把欠的數萬元外債還清了,去年家庭收入達10多萬元。
鄉村產業興,振興動力強。白槎村還通過土地流轉、光伏發電、花卉種植等富民產業,實現了村集體收入不斷提高。
村里的零售客戶李斌深有體會:“以前我在外面打工,每年過年才回家,近幾年村里搞新農村建設,環境一年比一年好,回來的年輕人多了,來旅游的人也多了,我就回來開了這家小店。店雖不大,但生活有了保障,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
環境美、生態美、人文美、產業美已然成為白槎村的新標簽。近年來,白槎村先后獲得“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第九批江西省省級生態村”“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023年江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今年又要新增3棟民房,村里條件好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來蓋房子了。”熊小紅笑著說,“下一步,白槎村將按照星級鄉村旅游區的標準,建成集觀光、旅游、休閑、養老等為一體的生態文明鄉村,不斷提升宜居宜業和美白槎建設。”
民俗文化館內景。
家風家訓館。
民俗文化館內景。
民俗文化館內景。
民俗文化館。
視頻由記者張帥 通訊員曾小祥制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