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以前又窄又難走,貨車進不了村。我們種植的優質竹筍,只能依靠人力一筐一筐背出去。現在好了,竹筍可以直接裝車運往市場,賣價也高了不少。”近日,筆者來到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樂壩村,在進村道路旁休息的一位村民這樣說道。
樂壩村群山環抱、竹林茂密,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村落。這里盛產竹筍和枇杷,尤其竹筍清香爽口。盡管自然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但受制于交通不便,村莊經濟發展滯后。
過去,這里唯一的進村道路是一條窄小陡峭的土路,人行尚可,車行困難。每到竹筍成熟季節,村民們只能依靠人力將一筐筐竹筍運出大山。“路難走,貨難運,賣不上價,還經常滯銷。”村民魏世平回憶說,“有一年雨季,山體塌方道路不通,我家500多公斤竹筍沒能及時運出,只能眼睜睜看著爛在地里。”
泥巴路成為制約樂壩村產業發展的“攔路虎”。全村近三分之一人口選擇外出務工,村里的土地逐漸荒廢,村民手握竹筍這一“山珍”卻難以轉化為“真金白銀”。
2022年,雅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捐贈幫扶資金,專項用于樂壩村山林區域產業道路及進村道路硬化,全線貫穿村莊主路。
為確保修路工程順利推進,村兩委組織村民成立了工程質量監督小組,全面參與并嚴格監督整個施工過程。村民每日輪流值班,確保施工質量。“這是我們自己的路,無論是道路寬度、厚度還是硬度,都不能出差錯。”村民密切關注修路的每個細節,生怕出現疏漏。
經過三個多月緊張有序施工,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被改造成寬闊平坦的水泥路。
路通了,財富的“大門”也打開了。曾經堆積在村口的竹筍,經農業園區粗加工后直接裝車運往山外市場,成為熱銷品。據介紹,樂壩村周邊山區共有800余畝竹林,隨著道路暢通,每畝產值達2500~3000元,村民收入同比增長20%。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開始嘗試規模化種植竹筍。
道路條件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產業項目落戶樂壩村。村兩委、雅安市局(公司)幫扶人員引導村民規模化發展枇杷種植,建成100畝枇杷種植園,同時以土特產為“媒”,吸引游客前來吃、住、游,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現在有很多游客來我們村體驗枇杷采摘、吃竹筍宴,有的村民開起了農家樂、民宿,生意好得很!”返鄉創業青年高文山笑著說。
路通了,產業興旺了,綠水青山成為當地村民的“幸福不動產”和“綠色提款機”,村民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升。但樂壩村并不滿足于此,村兩委提出了更遠大的發展目標——打造“竹筍+枇杷+生態旅游”綠色產業鏈,將樂壩村建設成致富樣板村。
“這條硬化路,承載起了樂壩村2000多名村民致富的希望。”樂壩村黨支部書記王國嗣感慨地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