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產業潛能,激活效率革命。近年來,湖南省邵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著力補齊煙葉物流管控短板,推行“一線式”模塊化收購,建成煙葉框欄自動疊層智能儲運系統,探索建設煙田微物流體系,推動“兩煙”一體化物流運營,打造現代煙葉物流體系,為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流程再造 精簡高效
在邵陽市局(公司)看來,推動煙葉物流從傳統粗放向現代精益轉變,必須聚焦工況、場地、管控等關鍵要素,以技術創新為抓手,全力破解堵點難點問題。
為此,早在2021年,邵陽市局(公司)便發布現代煙葉物流體系建設“揭榜掛帥”項目,由物流中心海軍能人工作室領題,成立現代煙葉物流項目組,確立務實管用、經濟實用、簡便好用的設計理念和“兩煙”一體化物流運營機制,在煙葉中心倉庫推進智能化、無人化適度超前設計,在煙葉收購站點實施模塊化、輕量化改造,以RFID(射頻識別技術)實現物流數據采集和溯源。
在科技手段加持下,他們打造了“一線式”模塊化收購模式,并建立“煙葉物流工藝設備配置規范”企業標準,在4個煙葉收購中心站采用“在線稱重定級、智能分類輸送、自動打包成件、恒溫恒濕倉儲”的高配模式。煙葉一經預約進入收購線,煙農信息就與煙筐、輸送通道等物流器具設備綁定。在線稱重定級系統大屏幕上實時顯示精準數據,煙農們坐在休息室便能知曉自家煙葉“身價”。定了級的煙葉,在RFID導航下自動傳送到打包暫存區。與此同時,后臺自動對專業化分級質效進行打分,分得好不好,系統說了算。
對于其他站點,邵陽市局(公司)因地制宜采取“伸縮輥筒輸送裝置、藍牙定級、自動稱重、半自動打包”的簡配模式,基本功能俱全,性價比較高。
項目組成員蔡永長指著收購線上方一條條延伸管道介紹:“這是去年安裝的恒溫恒濕系統,能動態調節收購場地溫濕度,有效減少灰塵,降低煙葉造碎率。”他又指著一臺類似于“綠皮火車車廂”的新式打包機說道:“這款自動煙葉打包機,每天最多可打包煙葉800包,工作效率是老式打包機的5倍,一臺打包機可完美匹配兩個收購磅組?!?/p>
一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一線式”模塊化收購與傳統煙葉收購模式相比,每條收購線的員工從12人精簡為8人,定級員與司磅員合二為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收購效率穩定在260擔/天以上。
如今,走進邵陽縣塘田市煙草站,往昔收購時的雜亂與低效已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兩條井然有序的“一線式”收購線,靜候煙葉收購季到來。
資源共享 降本增效
在邵陽市局(公司)煙葉中心倉庫,作業看板實時跳動倉儲數據流,隨著倉庫主任禹華安輕觸電腦屏幕,AGV自動導引車從庫區啟動,在倉儲區精準穿梭,執行框欄載具搬運任務——這里沒有雜亂堆疊的煙包,也沒有搬運工急促的腳步聲,只有AGV小車與提升機默契配合的韻律。
曾幾何時,傳統煙葉倉儲面臨諸多困境:空間利用率不高,煙包堆疊隨意,管護耗費人力。經過努力,項目組研發煙葉框欄自動疊層智能儲運系統,煙包經卸車自動分類輸送至驗收暫存區后,通過RFID綁定存儲信息,由AGV小車完成“框欄載具搬運—疊層升降機交接—立體儲位精準運輸”全流程作業,實現煙葉智能化、無人化倉儲。項目組還通過力學仿真驗證,創造性推出豎插交錯式18包堆垛法,徹底消除了煙包傾倒風險,為煙葉長期、安全存儲筑牢根基。
升級改造后,倉庫庫容從8.8萬擔躍升至11.9萬擔,增幅達35.2%;采用框欄集合存儲后,減少了翻包、轉運環節,倉儲管護水平顯著提升。
不止于此,邵陽市局(公司)還精心構建“資源共享、能力互補、經濟高效、自主管控”的“兩煙”一體化物流運營機制,推進降本增效挖潛。煙葉收購季和卷煙銷售旺季錯峰存儲,銷售旺季激增的卷煙及紙箱找到了臨時的“家”,煙葉倉庫秒變潮汐倉庫。在設備使用上,物流器具設備“一物多用”,減少重復采購,設備利用率顯著提升;在備件管理上,搭建“資產云平臺+實體倉”架構,統一備件清單;在維保力量上,物流中心統管卷煙和煙葉兩支運維隊伍,統籌調度維保資源。
省力省工 輕松種煙
在新寧縣安山鄉車頭村糧煙融合產業綜合體,特制的軌道如銀蛇蜿蜒穿梭于田間,一輛輛靈動如“鐵龍”的運輸小車,沿著軌道輕快地行駛,將一袋袋肥料精準運送到田埂邊。
煙田里,煙農蔣長春笑著展示穿在身上的一套裝備:“以前農忙的時候,搬運農資、煙葉,累得腰酸背痛。穿上這個后,搬運變得輕松多了?!笔Y長春穿戴的是一套智能外骨骼設備,采用輕量化材料制造,搭載先進的多模態感知系統和AI智能算法,能夠實時監測用戶運動狀態,根據不同地形自動調節助力強度,最高可減少使用者三分之一的體能消耗。
這一便捷高效的場景背后,是邵陽市局(公司)對當地農業發展困境的深度洞察與破局之舉。
邵陽煙區地處丘陵地帶,一直以來依賴人工運輸模式,深陷“兩高兩低”的泥沼:人力成本高,每炕煙鮮煙運輸成本在1000元左右;勞動強度高,每炕煙需負重5000公斤;作業效率低,每炕煙需安排5人挑煙;設備適配低,現有運輸工具基本不能在田間行走。
為打破僵局,邵陽市局(公司)聚焦糧煙融合發展,聚力以煙促糧、減工降本,首創“固定軌道+移動平臺+人機協同”架構,探索構建“軌道運輸+埂溝載具+外骨骼輔助”復合型物流體系,形成“主干道—田埂—操作面”三級運輸全地形覆蓋。“一種非對稱式自平衡運輸底盤”已申請發明專利,使畝均田間運輸成本降低90元,每炕煙搬運用工減少2個,煙葉機械損傷率降低4.3%。邵陽市局(公司)既推進糧煙生產物流資源整合與設備復用,又為同類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有力推動丘陵山地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
精耕在煙、一葉為農。邵陽市局(公司)表示,將深入推進煙葉提質增效工程,進一步探索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煙葉物流的深度融合,拓展現代煙葉物流應用,為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注入持久動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