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雪茄,如果從1918年第一個手工作坊益川工業社算起,至今已逾百年,中間經歷曲曲折折,發展緩慢。今天中國雪茄已過了啟蒙階段,新的消費群體正在崛起,雪茄消費正在從過去的炫耀性消費向需求性消費轉變,雪茄市場日漸成熟。面對不斷擴大的消費群體和龐大的市場需求,國內四大雪茄制造商正在搶抓機遇,推陳出新,努力打造符合中國人口味和消費習慣的中式雪茄,中國雪茄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創立了定位清晰、風格鮮明的中式雪茄品牌
中國雪茄行業經過近百年、特別是本世紀以來的發展、整合,目前形成了四大雪茄生產基地,包括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長城雪茄煙廠、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三峽卷煙廠、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蚌埠卷煙廠雪茄煙生產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雪茄煙制造中心。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研究開發,四大雪茄廠家都創立了各自定位清晰、風格鮮明的雪茄品牌,包括四川中煙的長城雪茄、湖北中煙的黃鶴樓雪茄、安徽中煙的王冠雪茄和山東中煙的泰山雪茄、將軍雪茄,這幾個品牌的雪茄盡管生產規模不大、出品數量也不多,但是緊扣“中國味道”、“中國文化”、“中國元素”、“中國標準”等中式雪茄的發展目標,品質不斷提升,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四大品牌已經構建了屬于自己的有別于他人的風格特征:長城品牌在國際上被視為中式雪茄的代表,肩扛中式雪茄研發大旗,技術創新全面開花,“中國特色”鮮明,品類相對豐富,在國際上以中式雪茄奠基者和引領者形象出現,獲得過國際大獎,產品已出口歐洲和東南亞,代表著中國雪茄的歷史和中式雪茄的水平;黃鶴樓雪茄以原料為突破口,從雪茄口感風味入手,研制開發獨特配方,打造符合國人口感風味偏好的“中國味道”,根據香、甜、凈、柔的定位,成就了黃鶴樓雪茄“雪雅香”的個性特征;王冠雪茄突出中國文化元素,以“東情西韻”的產品研發理念,打造“中式文化雪茄”品牌,使王冠雪茄既有外國傳統雪茄的特質,更具東方文化神韻,其旗下品類“智者”、“梅蘭竹菊”、“國粹臉譜”、“古建三絕”,無一不展現濃濃的中華文化元素;泰山雪茄瞄準年輕消費群體,順應雪茄煙支輕型化潮流,走時尚路線,定位為“時尚型雪茄”,積極研制開發異型雪茄、創意雪茄。
2、中式雪茄體系已初步形成
中式雪茄體系,就是指中國雪茄已經初步成為有別于古巴雪茄和非古雪茄之外的第三雪茄系列,這應該包含從一粒種子到一支雪茄完成的整個流程的中國化。目前中式雪茄雖然還不能說在整個流程上都具有中國特色,但在主要環節上都具有中國本土的技術、工藝和做法,從原料品種培植、配方、煙葉發酵,到卷制工藝、雪茄醇化,從品牌打造到雪茄銷售,從標準制定到雪茄文化的培育等等,每個環節都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打上了深深的中國烙印,中國雪茄已經初步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中國雪茄已經在奮力實現原料國產化為主、塑造中國味道、形成中國風格、堅持中國標準、打造中國品牌、創新中式銷售模式等,一個不同于傳統外國雪茄的新的雪茄系列——中式雪體系茄雛形已出現,盡管這個體系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潛力巨大,發展勢頭迅猛,相信假以時日,中式雪茄會成為世界雪茄領域的靚麗風景。2019年11月,“2019國際雪茄博覽會(深圳)”開啟了“中式雪茄的新時代”,中式雪茄首次集體展現在世界面前,與來自古巴、多米尼加等國家的知名品牌雪茄同臺亮相。
3、中式雪茄正在尋求突破產品品質中低端形象,中高檔雪茄發展取得一定成效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產雪茄品牌一直給人以中低端印象,各大雪茄廠家都以生產低端的卷煙型雪茄和傳統的小微型雪茄為主,缺乏競爭力,在國內市場上無力與以古巴雪茄為代表的進口雪茄爭雄,更遑論國際競爭力。近年來,中式雪茄為了滿足國內對高檔雪茄的消費需求,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開始重視發展高端雪茄品類,實行中式雪茄高、中、低檔并行發展。長城雪茄在這方面一馬當先,以出產高端品類,提升中式雪茄核心競爭力為己任,全力開發高端手工雪茄,努力塑造中式雪茄的高端形象,取得較好成效,2017年長城雪茄攬勝1號參加國際權威雜志《Cigar Journal》海外盲評,以85分得分上榜2017年度第四期“盲品”欄目。2018年長城雪茄國禮1號(GL·1號)參加該項盲評,獲得95分高分,這一得分高出了許多國外頂級雪茄,比如大衛杜夫參加盲品的尼加拉瓜·盒壓(Davidoff Nicaragua Box Pressed )得分93分,富恩特·唐卡洛斯標力高(A Fuente Don Carlos Belicoso )得分92分。王冠、黃鶴樓、泰山等,也都積極開發各自高端手卷雪茄,安徽中煙明確把“打造中式雪茄標志性文化品牌”作為努力的方向,以“打造中國全葉卷手工雪茄,躋身世界雪茄品牌之列”為目標,在手卷高端雪茄品類打造成績驕人。湖北中煙于2011年就推出黃鶴樓手工雪茄公爵,獲得廣泛熱捧,持續熱銷,連續幾年銷量位居國產高檔雪茄榜首,黃鶴樓中高檔品類2009年開始就走向國際市場,出口東歐和中東。山東中煙圍繞“打造中國最高端雪茄品牌”戰略目標,以提升品質為根本,全力研發中高端產品,泰山雪茄中高端品類在中國雪茄節獲評“中國最受青睞的雪茄”,“泰山”品牌也被評為“明日之星”。近幾年中國手工雪茄增速很快,平均增速40%,2019年更高達74.77%。中式雪茄中高端品類銷量在整個雪茄煙銷售中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大,2017年四大雪茄廠家生產的50多個中高端國產雪茄產品,銷量達到215萬多支,2018年1——10月,黃鶴樓雪茄煙所有品類銷量3.7億支,其中中高端雪茄62.84萬支,同比增長138.6% [ 數據來源于《中國煙草》和中國雪茄博物館]。2019年全國雪茄銷量45.46億支,同比增長74.77%,全葉卷雪茄674.63萬支,同比增長91.52%。半葉卷2.33億支,同比增長16.84%。卷煙型雪茄43.06億支,同比增長79.57%。2020年,長城雪茄銷量就突破1200萬支。
當然,中高檔國產雪茄雖然同比增速較大,但總量依然偏小,在整個雪茄煙中的比重還非常小,比如2018年1——9月,高檔手工雪茄銷量同比增長43.06%,增速可觀,但銷量在整個國產雪茄煙中僅占0.11%,少得可憐。中式中高端雪茄的品類和規格也比較少,還難以改變中國中高端雪茄市場被古巴和歐美品牌主導的現狀。
4、中式雪茄產業鏈已初步建立
經過幾十年的開拓耕耘,中國雪茄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初具規模,在煙草行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已經逐漸從煙草行業版圖的“有益補充”到重組雪茄獨立版塊的轉變,并在原料培育種植、產品研發加工、生產卷制、營銷、終端消費等各個環節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而且帶動了雪茄輔料、雪茄煙具配件等周邊產業的興起。但我們應該看到,中國雪茄產業剛剛起步,還處于初級階段,產業鏈條還比較脆弱,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在原料的國產化、雪茄銷售渠道的創新、終端消費文化的打造等方面,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5、中式雪茄還處于依托國際合作提升技術水平的階段
相比中式雪茄,國外雪茄具有很多優勢,諸如歷史悠久,雪茄文化底蘊深厚,原料品質優良,工藝先進,品牌豐富,產品美譽度高等等。中式雪茄要走高端路線,特別是發展高端手卷雪茄,單靠我們傳統的一點工藝,顯然是無法實現目標的。中國雪茄生產廠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都在努力不斷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取國外之長補我之短,提升中式雪茄的工藝、技術和品牌影力。王冠雪茄1997年就開始與多米尼加雪茄公司開展生產工藝和卷制技術合作,聘請國外經驗豐富、技藝高超的雪茄技術人員為其高檔雪茄卷制師,并合作生產“王冠”牌全葉卷雪茄,奠定了王冠雪茄起步發展的基礎,引領中式雪茄制作工藝的全面提升。2012年,王冠雪茄又與著名的斯堪的納維亞雪茄集團(STG)開展全面合作,通過建立規范體系、升級傳統產品、開發新產品等手段和方法全力提升王冠雪茄的品質和品牌影響力;長城雪茄2010年開始先后與美國阿塔迪斯公司(Altadis ? U.S.A.Inc)、荷蘭皇家阿吉奧公司(AIGO)開展全面合作,從雪茄原料、產品開發、工藝設備、人才培養等,全面提升長城雪茄的實力;山東中煙于2012年開始與墨西哥圖倫特公司(A.Turrent)開展合作,利用墨西哥先進的制作工藝,依據泰山雪茄產品的風格特色,研發泰山新品類,并加強與荷蘭皇家阿吉奧公司在雪茄配方技術、設備應用技術、生產加工技術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黃鶴樓雪茄具有更悠久的對外合作歷史,其所擁有的號稱“中國雪茄第一組方”的“中雪壹號”雪茄配方,就是中外合作的結果,是當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分公司聘請的玻利維亞籍首席配方大師調制而成,近年來,黃鶴樓雪茄延續“中雪壹號”組方,結合國人品吸口感習慣,不斷創新研制,打造出了黃鶴樓高端雪茄品類1916。早在2003年,湖北中煙與英美煙草公司(BAT)合作,共同開發中國高檔雪茄,通過英美煙草公司授權湖北中煙引進了荷蘭著名雪茄品牌順百利(SCHIMMELPENNINCK)。過去,中式雪茄正是在國際合作中不斷提升品質和品牌影響力,今后,中式雪茄仍然需要加強與國外知名雪茄廠商合作,吸收他人的生產工藝、管理經驗和銷售經驗。
6、中式雪茄有產品有歷史但尚處于雪茄文化啟蒙階段
雪茄雖是煙草制品,但雪茄又不同于卷煙之類的煙草制品,品吸雪茄既是生理需要,更是精神需求,抽雪茄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情調,因此雪茄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品味雪茄某種意義上就是消費文化。雪茄出現在中國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生產制造雪茄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但是中國一直缺乏雪茄啟蒙,一直沒有培育出雪茄文化,雪茄消費者甚至雪茄商,更多的是看中雪茄的商品屬性,忽略了雪茄的文化屬性,往往更多關注的是雪茄實體本身,而忽視了雪茄所沉淀的文化。中國雪茄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但雪茄知識的傳播、雪茄消費終端的建設、雪茄文化的構建,乃至雪茄品牌文化的打造,都還處在非常粗淺的階段,還處于啟蒙時期。
作者:《雪茄簡史》作者韋祖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