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普通香煙,雪茄的煙氣量會大很多,因而雪茄有一個評價指標就是煙氣量,通常來說,每款雪茄的煙氣量都不盡相同,有多有少。甚至很多茄友之所以抽雪茄的原因,就是對雪茄那種煙霧繚繞的感覺情有獨鐘,因而就理所應當的認為足夠大的煙氣量是衡量一支雪茄品質的標準,那么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來看看雪茄的煙霧是怎么形成的。
幾乎所有的物質在燃燒的時候都會產生煙氣,雪茄也不例外,純手工卷制的雪茄在燃燒時,中心溫度大概在700-800℃之間,燃燒過程中會發生干餾作用和氧化等化學作用,而這些物質會飄散到空氣中就形成了煙霧。
雪茄的煙霧中大概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氣態物質占煙氣總量的92%,顆粒狀物質占8%。氣態物質中主要是氮氣和氧氣,這兩個占比總量超過70%,其余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等;而顆粒狀物質則包括煙草生物堿、焦油和水分等。
不過有心的茄友可能會注意到,雪茄燃燒端產生的煙氣一般呈現淡藍色,但是吐出的煙氣一般是白色的。這是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一個物理問題,雪茄自我燃燒時煙霧中主要是氣體和微小分子,對藍光的散射能力更強,因此就呈現出了藍色。而吐出的煙霧則不同,吐出的煙霧比雪茄自我燃燒產生的煙氣多了更多的水分子,水分子屬于大分子,會散射幾乎所有的光,因此就呈現出了白色。
我們知道了雪茄煙氣產生的原因及成分,那么也能理解好的雪茄燃燒性肯定是非常優異的,吸阻也較為通暢,因此肯定會產生濃郁的煙氣,但是也不能以煙氣量的大小來衡量一支雪茄的品質,因為雪茄煙氣量大并一定是好事,過多的煙氣量也可能是因為雪茄自身出現的問題,甚至有部分煙氣過大的雪茄還被戲稱為“煙囪”,聽上去就不是一個好的形容詞。
為什么有時候煙氣不一定是好事呢?因為雪茄煙葉填充不足或卷功太差,會導致雪茄過于松散,在燃燒時會有氧氣滲入雪茄還未完全燃燒的地方,從而產生過大的煙霧,這也是雪茄結構出現了問題的一種體現。
還有就是抽的太快、太猛,導致雪茄溫度迅速升高,雪茄燃燒截面后段達到可燃燒溫度,但是空氣量不足,燃燒不夠充分,會伴隨產生大量的煙霧,而這種煙霧中顆粒物偏多,澀味很重,導致雪茄品吸體驗變差。
再者雪茄煙氣過多的原因也可能和彈灰頻率有關,不像香煙需要頻繁彈灰,雪茄一般需要保留一寸左右的煙灰,以降低雪茄燃燒截面的溫度,讓雪茄的燃燒保持比較低溫和平緩的狀態。一旦彈掉煙灰,雪茄燃燒截面直接和氧氣接觸,溫度會上升,就出現了和抽的太快、太猛近似的問題,導致煙氣量迅速增加,這也是很多茄友覺得彈灰和未彈灰的雪茄是兩種味道的原因。
最后就是切口問題也會對煙氣量產生影響,切口越大煙氣量越大,反之越小,如果遇到環徑很大的雪茄,我們可以通過茄帽開口的大小來調節雪茄的煙氣量大小,更小的切口能夠限制雪茄的煙氣量和燃燒速度。
小茄
從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雪茄的煙氣并不是越大越好,優質雪茄自有其適應的煙氣大小,我們還是應當以實際品吸感受來判斷一支雪茄的優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