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激蕩,青山如黛。走進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漠沙鎮峨德村,道路兩側綿延的雪茄煙田映入眼簾,一半仍是碧綠的翠色,另一半已采收完畢,只剩高聳的莖桿。從十里八鄉趕來務工的村民們,穿梭在一人多高的煙株間;預檢員身穿黃馬甲,細心查驗每一筐煙葉;一輛輛小貨車滿載煙葉駛向晾房……
站在地頭大聲向村民交待采收要領、指導村民選葉的,是玉溪種煙大戶余家旭。此刻,他想讓我們看到的,是眼前大片綠意連綿的雪茄煙田。
煙農 ?草帽 ?喇叭
余家旭的祖父是煙農,父親也是煙農,而他還是選擇做煙農。
1982年,省局(公司)成立,18歲的余家旭趕著馬車拉著煙葉,第一次走進煙草公司的大門。種煙,一種就是一輩子。
時光在這一幕仿佛定格。
40年后,云產卷煙享譽全國,而余家旭這個當年跟隨父輩足跡,在煙田里揮灑汗水的憨厚少年,也成長為遠近聞名的種煙大戶,全國“十大金牌煙農”。
2019年,省局(公司)啟動雪茄煙葉試種工作。2021年,余家旭來到新平縣漠沙鎮峨德村,種下500畝雪茄煙葉,當年收獲雪茄煙葉50萬公斤,售煙收入350萬元。
已是金秋時節,峨德村驕陽依舊,雪茄煙葉陸續進入成熟期。
余家旭驅車行駛在田埂間,不厭其煩地巡視著他的“領地”。已是日上三竿,他會搖下車窗,催促村民加快采收,“莫讓太陽烤焦煙葉!”他也隨時停車,氣勢洶洶沖進田里,跟村民大聲理論,質問為什么要丟掉一片煙葉。
“不是我要跟他們吵。”回到車上,余家旭余怒未消,“雪茄煙太難種了,為了種好這些雪茄,我費了多少精神,哪能這樣糟蹋?”
在余家旭汽車的副駕上,隨手扔著兩樣東西:一頂草帽,一個擴音喇叭。它們靜靜躺在隨手可及的地方,雖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但卻似乎在告訴我們,為了種出品質優良的雪茄煙葉,余家旭付出了怎樣的汗水與努力。
雪茄金葉初“煉成”
雪茄屬于天然農產品,素有“七分原料,三分技術”之說,原料品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品質量,所以,雪茄煙葉的種植要求比烤煙更高,難度也更大。即使是余家旭這個種煙大戶,在雪茄種植過程中,也是時刻如履薄冰,不敢稍有懈怠。
新平縣位于“云煙之鄉”玉溪,屬于低熱河谷氣候,有著與“雪茄之鄉”古巴相似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宜雪茄煙葉生長。但比起普通烤煙,雪茄煙葉要嬌貴得多,如何充分發揮當地氣候優勢,種出優質雪茄煙葉,成為擺在余家旭面前的最大挑戰。
第一步是整治土地。對于雪茄而言,影響煙葉品質差異的首先是土壤。低熱河谷地形因沖刷嚴重,土壤中往往夾雜較多石礫,不利耕種。余家旭動用大型機械設備清理碎石、平整土地、引電入田,有效提升了煙田的土壤質量和宜機化程度。
第二步是育苗。煙草種子顆粒極小,每公斤約有100萬顆種子,培育難度較高。為保證種苗質量,余家旭建起育苗棚,采用漂浮育苗技術,一絲不茍做好育苗工作,有事沒事都到育苗棚里轉悠幾圈,親力親為,細心照料好每一株種苗。
第三步是移栽。在移栽大田后的45天里,天氣熱、日照強、病蟲害也多。余家旭加大打藥頻次,利用水肥一體滴灌系統及時給水給肥,澆地用水經過兩次消毒,全程細心呵護。“煙嘛,烤得好不如澆得好。”余家旭說。我們到訪的半天里,他至少打了5通電話叮囑及時澆水。
第四步是采收。新平縣光熱資源豐富,正午溫度在40℃以上,煙葉生長速度快,進入適熟期必須及時采摘。為了能盡快完成采收工作,余家旭開出優厚條件:每人每天平均200元勞務收入,包中餐、晚餐,再加上10元路費補貼,吸引了附近200多村民來“打工”,短短幾天就順利完成采收工作。
第五步是收購。鮮煙葉采收完畢,由村民們送到晾房,煙站工作人員當場分級、稱重、收購。
第六步是晾制。收購完成的雪茄煙葉要立即在晾房進行晾制,煙葉晾制是形成雪茄煙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
2021年,玉溪市局(公司)在峨德村500畝煙田旁建設了83座高標準晾房,明確了晾制操作流程和技術要點。
晾房是最能體現煙農勞動成果的地方。一排排金黃色的煙葉沿兩側整齊排列,散發出濃烈的香氣。余家旭說,10公斤鮮煙葉才能晾制出1公斤干煙葉。村民們需要起個大早,趕在露水前開始采摘,然后分揀、裝車,拉到晾房等待收購,然后穿葉編桿、上架晾制,一天的工作才算完。
從一粒粒微小的種子,到一顆顆茁壯的煙株,再到晾房里一排排柔軟油潤的金葉子,不僅凝聚著余家旭三十多年的經驗智慧,也凝聚著煙農們日夜辛勞的汗水,更凝聚著省局(公司) 打造國產雪茄特色原料品牌的殷殷企盼,象征著云南煙草商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讓“茄葉”亮起來
余家旭沒有辜負“金牌煙農”的美譽,連續兩年,以腳下的500畝雪茄煙田為題,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站在地頭,他不無自豪地表示,他的雪茄煙田畝產鮮煙葉1000公斤,按照每年種兩輪,7元/公斤的收購均價測算,每畝產值上萬元。
煙田里,采收已近尾聲;晾房里,編煙晾制正忙;而在距離晾房不遠處,則是數十畝剛移栽不久的新煙苗。整齊劃一的田壟間,一株株幼苗迎著微風輕輕搖漾。
余家旭蹲在地頭,輕輕撫摸著幼嫩的葉片,對我們說,雪茄煙葉在新平長得很快,每年可以種植3輪,但他暫時不打算這么做。為了讓土地充分休養生息,他每年只種兩輪煙葉,第二輪采收之后,他會在煙田里輪作水稻,以此養護土地,保證明年的雪茄煙葉質量。“上級領導把種雪茄的任務交給我,我一定要種出好煙葉,讓“茄葉”亮起來!”
小資料:
兩個如此一樣的村莊
新平縣屬熱帶季風氣候,位于北回歸線上,生態條件與古巴、多米尼加等國外優質雪茄產地高度相似,平日氣溫19℃-35℃,土壤多為富含有機質、排水性能良好的紅沙壤,是雪茄煙葉生長的理想之地。多米尼加的種植專家第一次來到新平時,不禁驚呼:“天吶,地球上竟然會有兩個如此一樣的村莊,它們之間相隔千萬里,卻讓我感覺根本沒有離開家鄉,這簡直太魔幻、太奇妙了!”
雪茄的三個組成部分
雪茄最外層的叫茄衣,是雪茄最精華部分,也是最昂貴的部分,通常選用煙株中上部最完整、最美觀的葉子制作。雪茄的第二層叫茄套,其功能是包卷茄心,使被束縛的茄心成型,通常采用煙株上半部受日照較多、材質較粗而張力較佳的葉子。雪茄最里面的叫茄心,是由幾片煙葉手工折疊而成,是決定一款雪茄口味的關鍵部分,通常由三種或三種以上的煙葉制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