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云南綠色生態煙葉發展研究會到江城縣整董鎮雪茄煙葉基地調研
自主創新的田間科技運用到整董鎮雪茄煙葉基地
盛產咖啡、芒果、茶葉的“綠海明珠”普洱,自2019年起,又多了“一寶”——雪茄煙葉。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云南綠色生態煙葉發展研究會調研組深入普洱煙區調研雪茄煙葉種植開發和雪茄煙營銷情況。
正當春深似海,一路風景滿目蒼翠,信筆略記二三“茄”事。
茶源“茄”葉 清香彌漫
全球雪茄以古巴的最負盛名。被北回歸線穿過的普洱,得益于日照、降水、溫度、濕度的“天時”,擁有與古巴相近的自然環境,成為云南雪茄煙葉培育基地的首選地之一。
這里,被譽為北回歸線最后的綠洲,擁有得天獨厚的土壤和氣候。當“世界茶源”的任何一片茶葉在開水中綻放,時光就有了味道。而今,茶香之地再添雪茄煙葉的清香彌漫,就像歷史的交融。
這里,是全省種植雪茄煙葉10個州(市)中的“第一梯隊”。2019年,普洱試種雪茄煙葉15畝;2020年,以科研形式種植110畝;2021年,規模化、訂單化開發700畝;2022年,雪茄煙葉種植規模擴大至2300畝;2023年,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下達雪茄煙葉種植計劃3000畝。
云南綠色生態煙葉發展研究會調研組來到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整董鎮雪茄煙葉基地大棚,看到一排排、一列列與人比肩的雪茄煙葉長得整齊有序、清秀健壯、色澤油潤,整個田間管理水平很高,基本解決了種得出、長得好、品質優的問題。
沙壤土,加上水資源豐富,是雪茄煙葉生長的必備條件。依托天時與地利,普洱市成為全省雪茄煙葉種植適宜區覆蓋范圍最廣的地區,其適宜優質雪茄煙葉生產條件的種植面積高達10萬畝。鎮沅被列為種植最適宜區,寧洱、江城、瀾滄、孟連4地被列為適宜區。目前,普洱市以寧洱和江城為雪茄種植重點區域,以瀾滄和孟連為后備區域。
普洱市切實貫徹省局(公司)的戰略部署,圍繞開發高端特色雪茄原料、實現中式雪茄原料國產化目標,全市“一盤棋”推動雪茄煙葉種植開發。政企、工商合作,有效構建了基地、技術、組織、設施四大模塊,為雪茄煙葉的規模化種植開發提供了“人和”的保駕護航。
種植過程有著更嚴格的要求,煙草公司也有專門的技術指導團隊,有效保障了雪茄煙葉生產的高質量發展。相比普通烤煙,茄衣畝均售煙收入8000元至9500元,茄芯畝均售煙收入7000元至8000元。
“種煙這么多年,我們信得過煙草公司。”這是煙農們的心里話。
“從外觀上看,普洱生產出的雪茄煙葉顏色漂亮、色澤均勻、葉片大小合適、油性和韌性好;從品吸上講,具有優質雪茄煙葉的風格特征,具有開發潛力。”古巴雪茄專家西羅奇·羅瓦伊納到整董鎮曼灘村實地考察后說道。
如今,中式雪茄煙發展步伐加快,打破原材料靠進口的依賴日漸迫切。普洱的雪茄煙葉規模化種植經驗,將為云南雪茄原料生產“第一車間”注入強勁動力與活力。
從“坊”到“廠” 一路“茄”績
雪茄煙葉需要經歷育苗、移栽、采收、晾曬、發酵、分揀、醇化等一系列過程,再歷練為雪茄的茄衣、茄套和茄芯。一支雪茄煙要經過500多道工序,2000多次觸摸。普洱市從15畝試種到如今的3000畝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生產推動了普洱雪茄煙葉從“工坊”到“工廠”的高質量轉變。
“從第一步開始我們就強調專業技術,在整地理墑、移栽、田間管理、封頂抹杈、采收晾制等關鍵環節,多次開展市、縣、鄉三級培訓,加強關鍵環節的技術培訓和交流指導,把好雪茄煙葉種植的每一道關口,切實提高技術標準執行力。”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廖文程介紹,在采收晾制期間,他們先后與云南香料煙公司和玉溪、臨滄市公司開展經驗交流學習,通過“取茄經”“悟茄路”來相互取長補短,進一步提升種植技術。
專業化技術,是雪茄煙葉一路成長的“保質劑”。今年,普洱按“云南優質雪茄煙葉栽培技術”集中移栽雪茄煙葉2900畝,按“古巴栽培技術”和“多米尼加栽培技術”已完成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100畝雪茄煙葉移栽。
雪茄煙葉的規模化種植,對煙田的基礎設施有著較高的標準,配套設施的完善,是專業化生產的重要“標配”。2022年,普洱市投入配套設施建設資金9870余萬元,新建遮陰棚9處700畝、晾房6群215座,并全部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市現保有遮陰棚12處1350畝、晾房7群285座,為晾制出優質的雪茄煙葉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我們在規模化開發中,嚴格按照省局(公司)的優質雪茄煙葉種植要求進行管理。先后出臺了指導雪茄煙葉規模化開發的工作意見、技術方案、鮮葉收購和晾制工作方案等相關文件,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推進規模化開發,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為雪茄煙葉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普洱市局(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劉子儀說。
在煙葉生產時令方面,因地制宜制定全市“246810”工作時限,即2月中下旬完成年度移栽任務、4月下旬開始采晾、6月中旬完成采收工作、8月中旬完成晾制工作、10月中旬完成原煙交接。這有助于普洱雪茄煙葉生產的有序、高效、保質推進。
茶醇“茄”香 和諧交融
普洱小城的步行街、茂密的行道樹下,調研組被一家別具格調的茶室所吸引。
“我們普洱有‘四寶’,咖啡、芒果、茶葉、雪茄,這種飲品文化氛圍與多米尼加、古巴的非常相似,在煙草公司的幫助支持下,我家茶室打造了這個雪茄吧一角,今年客人明顯增加了很多。”在浪漫的古巴音樂聲中,盛唐酒行的老板張迎春熱情地向調研組介紹。
普洱煙草通過茶與雪茄的融合進行推廣,制定了“雪茄+普洱茶”“雪茄+普洱咖啡”“雪茄+酒”的消費配飲指南,突出推廣“雪茄+普洱茶”“雪茄+普洱咖啡”的搭配,將普洱的城市名片與雪茄相結合,形成品牌名片效應,章章是動人的故事、節節是令人回味的細節。
“國內雪茄消費市場的不斷增長,為國產雪茄營銷帶來了新的契機,場景消費大有可為,我們不斷建成完善雪茄終端、雪茄吧、雪茄體驗中心,開啟了產品消費到文化消費的場景式營銷之路。”普洱市局(公司)副經理張怡介紹。
普洱市局(公司)以省局(公司)“營銷一體化平臺”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現有的一個App“客戶直通車”平臺應用、一個終端系統“云香印象”、一個調查工具“問卷星”,采集用戶信息,在終端建立會員檔案,調查消費需求,終端通過“1+1+1”與消費者進行雙向互動,洞悉消費走向,完成雪茄的精準高效營銷。
探索出“分析、布局、體系、培育”四個模塊的雪茄營銷模型,通過數據打基礎、終端為平臺、服務為中心、品牌為賣點,穩步推進雪茄煙營銷工作,有效促成普洱雪茄“從田間到指尖”的飛躍。
普洱市局(公司)卷煙營銷中心經理張津介紹,普洱市煙草公司在硬件上花力氣、下功夫,加強場景式營銷建設,不斷提高消費體驗;在“軟實力”建設上,則通過“茶域茄道”“雪茄一頁”等新媒體平臺,著力提高服務水平與質量。同時,積極融入因地制宜的特色,在中心城區打造“雪茄會客廳”,在2個雪茄煙葉種植縣體現“從田間到指尖”,在3個邊境縣提升雪茄煙營銷能力,在4個內陸縣則突出地方民族特色。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雪茄終端97個,以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宣講、品鑒等活動40余場次。
“雪茄與茶,不期而遇,妙不可言,這是大自然的豐厚饋贈,也是文化血脈的銜接。普洱雪茄規模化開發種植的這五年,起點高、步子穩,在破解雪茄煙葉原料自主供給、自主保障上邁出關鍵一步,逐步進入從‘有’到‘強’、從‘好’到‘優’的新階段,‘從田間到指尖’,這段‘茄’話書寫在煙田里、煙葉上和茄客的指尖,構建了以品牌為導向的原料開發配置模式。我們相信,未來的普洱極有可能成為云南雪茄產業版圖上一顆閃耀的明珠。”省局(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尤輝認為。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