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進境物品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征收辦法》。
《辦法》中《進境行李物品免稅限量表》將煙草制品的免稅限量標準調整為:進境旅客,香煙(含加熱卷煙)400支,或者雪茄20支,或者煙絲500克;電子煙煙具2個,電子煙煙彈(液態霧化物)或者煙彈與煙具組合銷售的產品(包括一次性電子煙等)6個,合計煙液容量不超過12毫升。
其中,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境的旅客,香煙(含加熱卷煙)200支,或者雪茄10支,或者煙絲250克;電子煙煙具1個,電子煙煙彈(液態霧化物)或者煙彈與煙具組合銷售的產品(包括一次性電子煙等)3個,合計煙液容量不超過6毫升。
經常出入境人員,香煙(含加熱卷煙)40支,或者雪茄2支,或者煙絲40克;電子煙煙具1個,電子煙煙彈(液態霧化物)或者煙彈與煙具組合銷售的產品(包括一次性電子煙等)1個,合計煙液容量不超過2毫升;限一天一次。?
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不適用上述免稅規定。?
上述規定已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總的來說,《辦法》降低了個人入境免稅申報的數量,擴大稅基,是一項從稅收利益考慮的政策。
境外(港澳除外)攜帶入境免申報的雪茄數量從100支大幅度降低到20支,港澳地區入境的,免申報的雪茄數量降為10支,對遏制背包客方式帶入境后再銷售的走私行為有很大幫助。個人寄自境外的物品,每次限值從800元(港澳臺)、1000元(非港澳臺)提高到2000元。可以看出,海關對可以把控征稅環節的購買和消費方式不限制,「鼓勵」你海淘,反正你要交稅。
考慮到大部分中低檔古巴雪茄裝盒是每盒25支,而修改后免申報的數量限制到20支,這類產品是受影響最大的部分,而這部分人群構成的消費基數應該是目前國內雪茄客數量里占比例最大的。長期來看,可能會利好非古雪茄、國產雪茄的銷售量。
對于國產雪茄而言,能不能抓住難得的政策利好,關鍵還是要看能不能練好內功。
這個內功,包括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和有影響力的話語體系——我把它理解為提高品質與講好故事兩個大的維度——前者決定產品這個最大基本面,兜住下限,拉高上限;后者塑造品牌的市場影響和消費動員能力,拓寬消費群體,拓展市場空間。
從提高品質的角度:
排第一位的,當然是原料。雪茄講究「五分種三分制兩分養」,種好雪茄煙葉,是第一位的。經過十數年的不懈努力,四川、湖北、海南、湖南等地優質雪茄原料產區取得了長足發展,通過大力推進雪茄煙葉基地建設,提速了國產雪茄煙葉產業化發展進程,提高了優質雪茄原料保障能力,有力地突破國產雪茄原料瓶頸,為國產雪茄品質提升筑牢第一道根基。
到目前為止,國產雪茄的品種、土壤、氣候、種植條件和技術,和全球公認的一流產區相比,已經從落后于到不輸于再到部分——特別是在投入、管理、煙農素質等方面——更優于,原來是各種底氣不足,現在是有能力有條件打破既有的產區迷信,進而建立新的產地自信。
現在更需要的是,打造世界級雪茄原料產區的雄心壯志,并且用為人所接受所認同所信服的方式講出來、講給大家聽,既要有獨特性,也要有唯一性,進而建立類似于只能某某地方種植,只有某某區域才能稱得上頂級——從而延展轉化到品質——的神秘性。
然后,是品質。「進嘴巴的東西騙不了人」。為什么茅臺鎮出品與茅臺根本是兩回事?道理很簡單,質不如茅,這也是國產雪茄長時間在進口雪茄面前抬不起頭的根本原因。外國雪茄在制作工藝方面確實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傳承,從煙葉采摘、晾曬、發酵到卷制、陳化等各個環節,都經過嚴格把控、精湛技藝和經驗積累。
原料環節的補齊短板、迎頭趕上,讓國產雪茄的品質提升有了更多底氣和基礎,而制作工藝的精進突破,成為解決問題的臨門一腳。時至今日,國產雪茄的品質感、影響力有了持續的進化和提升,在諸多權威媒體、專業人士的各種評測中,國產雪茄拿出了不亞于甚至超越外國雪茄的品質、口感和風味,不再是過去那種見著外國雪茄就自矮三分。
這是產品品質的硬實力,接下來就是講好故事的軟實力。
對于國產雪茄的現在及未來,在實現鋪天蓋地的基礎上,更加迫切地需要頂天立地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得到高端消費群體的認可。因為品質的進化,現在距離認可只差——打破陳見——這層窗戶紙。
這層窗戶紙的捅破,需要耐心講好品質故事,不斷拿出權威的品質背書,堅持輸出豐富而生動的品牌體驗、產品體驗。
這個層面排第一位的,是文化。雪茄作為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魅力的煙草制品,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外國雪茄往往有著深厚的品牌歷史,也有著生動的名人軼事,這是他們拉高品牌價值的利器。如果拘泥于常規視角,挖掘并頌揚國產雪茄的文化底蘊,既有深在閨中未為人知的一面,也有題材匱乏、形式單調的一面。
也正因為此,在包裝設計、產品定位、風格打造和審美表達上,將東方情韻融入進來有利于塑造國產雪茄鮮明個性、生動形象,呈現出東情西韻的獨特美感和產品性格,可以將國產雪茄的文化內涵有形化、具象化。就像雷克薩斯將竹引入內飾,就是很高明的做法,不僅有不輸于奔馳寶馬實木內飾的豪華感,又有極其東方的雅致風情。
在這個基礎上,國產雪茄的文化傳承,不僅在于講好故事,更源于實打實的場景體驗。
以長城雪茄為例,以「中國雪茄之鄉」為依托,推進雪茄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設雪茄風情小鎮,努力推廣中式雪茄產品、傳播弘揚雪茄文化。通過舉辦「浩月長春」四大國手全國巡展、「探覓領袖風范」主題活動,開展「長城國際名品茄宴」、「長城國禮典藏禮宴」、「百店萬人話長城」等系列活動。這些形式多樣、內容多彩的主題推廣活動,讓消費者能夠近距離親身體驗雪茄的卷制過程、雪茄的品鑒細節、雪茄的文化氛圍等,提升了長城雪茄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這其中,培養自己的大師,打造大師的名片,則是極富智慧的做法,大師匠心精神和魔法般的記憶,再輔以生動而自然的傳播表達,有助于提高品質說服力和品牌感染力,未來具備一人一品、一品一格的潛力。
把這兩個維度合計起來,就是中式雪茄的定義。
因為國產雪茄的稱謂缺乏辨識度,這個概念沒有系統性,相比于古巴、多米尼加等產地血統,以及大衛杜夫的品牌優勢,單單國產雪茄的描述顯然是不夠的,用中式雪茄的定義,有助于塑造鮮明的品類標識、產品風格,也有助于打造國產雪茄的整體感、系統性。
參考中式卷煙的定義,中式雪茄應該是富含中國文化元素、適合國內消費者吸食喜好、具有獨特香氣風格、口味特征和文化內涵、擁有核心技術、具備國際竟爭優勢的中式雪茄煙品牌和產品。類似于中式美學的雪茄演繹,與京劇國粹的跨界聯合,推出生肖限量版……這些中國味道、中國元素、中國氣派,就是中式雪茄的根與魂。
歸根到底,國產雪茄的破題在于中式本身,政策的牽引是有力助推,中式雪茄的春天,在于中式的品類定義、產品表達和價值認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