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茄友來說,雪茄的養護至關重要;而對于雪茄生產企業來說,煙葉的調制與發酵同樣關鍵。在收獲煙葉后,便開始了原料預處理的環節,其主要步驟包括:調制、挑選、發酵、休眠、去梗理皮等,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關于雪茄煙葉調制與發酵的過程。
煙葉調制
調制完成的煙葉,從表面看好似只有煙葉的顏色從綠色變成了黃褐色,所以很多茄友以為煙葉調制十分簡單。但事實恰恰相反,煙葉的調整十分復雜且關鍵。煙葉調制是煙葉脫水定色的過程,其中涉及烤、晾、曬等。調制過程中,還將面臨天氣、溫度、濕度等棘手的問題,而自然氣候條件和具體操作技術將直接影響調制結果。
在我國,煙葉調制主要使用的是半曬半晾的方法。晾制前期,晾房內要求保持較高的溫度,使葉內水分散發,經3~4天凋萎變黃以后,晾房內還需要加強通風,并使相對濕度維持在80%左右,這樣可保持色澤不再轉深,同時利于煙葉干燥。
時刻保持通風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除了天氣炎熱或大風暴雨之外,我們都需將煙葉置于自然環境下,保持自然通風。但是在干筋期,就需要降低通風量了,這期間如果煙葉相互粘連,可以直接用手將其抖散。同時,我們需要將溫度調控在一定數值內,溫度太高,會損壞煙葉質量,尤其是底部煙葉會變黑,所以在溫度太低時,還需要對環境進行加熱。
為了更好地對煙葉進行調制,一個穩定的環境極為關鍵。而自然環境面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長城雪茄在各地的雪茄煙葉生產基地都建立了很多的雪茄煙晾曬房,做到科學、精確的控制室內調制環境,調制出更完美的雪茄煙葉原料。
煙葉發酵
煙葉調制結束后,便能順利地開展煙葉發酵。雪茄煙葉發酵的方法多種多樣,今天我們主要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秘制132制茄技藝》中的一種——糊米發酵法,這是來自中國雪茄之都什邡的一種傳統發酵方法,歷史悠久。
首先需要進行初步發酵,初步發酵是指將煙葉中含氮等物質進行轉化、定色,為其賦予基本的香氣和味道特征,如果發酵不當就容易產生刺激性味道和雜氣。這一步主要是為了降低煙葉的吸濕力,使煙葉打包成捆后不易發生霉爛變質。如果想要進一步降低刺激性味道,就需要依賴第二次發酵,如糊米發酵,通過二次發酵讓煙葉醇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步發酵后,至少要經過整索燒堆和下索后大把燒堆后,才能進行糊米發酵,否則易發生霉爛變質。
初步發酵完成后,就可以正式開始糊米發酵了,這一步主要用于茄芯煙葉的發酵,與堆積發酵不同的是,糊米發酵前不是噴加清水,而是噴加糊米水,大概每100kg煙葉需加30kg糊米水。糊米發酵后的葉色富有光澤,用其制作的雪茄香氣濃郁而純凈。
最后一步就是煙葉陳化了,當煙葉水分合格時,會打包成捆,再進行半年以上的陳化。陳化完成的煙葉才算完成發酵,進入下一步制作,例如蒸、悶、煮、漂等一系列復雜工藝后,一張合格的雪茄煙葉才算正式誕生。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