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頓集團中香香料COO-張梓恒
同業對波頓集團大都有所耳聞,畢竟人家是國內香精香料行業香港首家上市企業,現已成為涵蓋香精香料產業群、生物工程、電子消費品、物業管理四大核心板塊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波頓集團最出名的就是香精香料,現在是全球四大香精香料供應商之一,而且為煙草行業提供香精香料30余年,中國十八大卷煙企業全部是波頓的客戶,同時也是電子霧化液國家標準參與制定者之一。
而中香香料(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是波頓集團旗下專門研究和解決電子煙液的供應商。擁有經驗豐富的測試和認證專家團隊,研發人員占公司人員的1/3以上,其中就包括多名10年以上在煙油、食品和煙草調香經驗的專家,可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定制開發。中香的業務早已遍布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洲、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只不過是ToB的公司,大眾對中香并不太了解。
張總說,合成尼古丁正是中香最新的技術研究方向之一。一方面他們想尋求新的增長點和市場,另一方面,隨著各國法規監管越來越嚴格,特別是對于煙草類制品的監管趨于嚴格,電子煙中使用天然尼古丁越來越受限,而合成尼古丁并不涉及煙草制品,因此暫時沒有類似的限制。
他說的我挺有感觸。電子煙這個名字起得好,也不好。好的是讓人聯想到香煙,不好的也是讓人聯想到香煙。
去年,我在文章《電子煙為什么會陷入這種“好像誰都想管,誰都能管,但不知道該歸誰管”的尷尬局面?》中提到導致電子煙陷入管理混亂和污名化局面的是電子煙在最開始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模擬了香煙的使用方式和體驗,甚至是名字。雖然電子煙最初是作為傳統香煙更健康的替代品而引入的,但是由于消費者對電子煙及其使用不熟悉,因此生產商又必須強調電子煙的功能和體驗類似于傳統香煙。電子煙不僅這樣宣傳,同時也通過設計和新技術來使電子煙在物理觀感和使用體驗上接近香煙,甚至在標簽中使用“香煙”一詞,將電子煙描述為與香煙非常類似的復制品。特別是電子煙中也含有煙草提取的尼古丁,這直接導致電子煙在公眾和專家以及利益相關者的腦子里留下了“電子煙也是煙草制品”,因此需要按照香煙的方式監管的印象。
可實際上,電子煙和香煙的工作原理,煙氣成分,以及安全和危害性都不同。電子煙在國外有個更貼切的學術叫法——電子尼古丁輸送系統,英文縮寫為ENDS。自2006年電子煙進入全球市場后,因其實用性和安全性(相對香煙),普及程度呈指數增長,ENDS這個單詞甚至在2014年被選為牛津英語詞典的年度詞匯。和尼古丁貼片(戒煙貼)以及尼古丁口香糖(戒煙口香糖)一樣,是一種相比香煙更為安全可靠獲取尼古丁的設備。
普遍認為,香煙煙霧的微粒和氣相中至少有6500多種已鑒定的化學成分是吸煙有害的元兇。這些化學物質或者存在于煙葉中,或者是煙草的熱解和燃燒的副產物。相比而言,沒有煙草和燃燒而直接將尼古丁溶液加熱霧化產生的氣霧劑被許多人認為比香煙煙霧毒性低得多。
基于這樣的現狀,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電子煙品牌和廠家,已經在有意識的淡化“煙”的概念,并以電子霧化取而代之。我認同電子煙應該立場明確的劃清自己和傳統香煙的界限,然而人類對事物的第一印象太深刻,要想消除誤解,有很長的路要走。哪怕香煙致癌的元兇是煙氣中的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質,而非尼古丁,但因為電子煙中的尼古丁是從煙草中提取的,在很多人的腦子里,電子煙就和香煙一樣。
因此,如果尼古丁不再從煙草中提取,而是人工合成的,電子煙是否可以徹底和煙草制品劃清關系?目前來看,不同國家和地區大都對香煙和使用合成尼古丁的產品區別定義和管理。
歐盟:人工合成的尼古丁是傳統尼古丁的人造復制品,主要存在于煙草、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口香糖和大多數電子煙液中。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生產出這種尼古丁分子,不需要使用煙草,從而從技術上使用合成尼古丁生產的電子液體擺脫了 TPD 制定的規則和條例。
韓國:現行《香煙事業法》規定,以煙葉或煙葉一部分作為原料加工生產,可吮吸或吸入蒸汽、可咀嚼或聞味的產品,均被認定為香煙產品。而含有從煙草根莖部分提取或合成尼古丁成分的產品則不屬于香煙。因此,許多霧化型電子煙及加熱型電子煙通過規避以煙葉為原料,避免歸類入香煙。
澳大利亞:從7月1日開始,澳大利亞已經禁止尼古丁和尼古丁鹽進口,但不通過煙葉提取的合成產品可以繞過監管來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9月9日PMTA大限將至,參考其他國家的相關條例,合成尼古丁制品將有可能不納入煙草制品管理和稅收范圍。但需要強調的是,在包括懷俄明州等部分州簽署的法案中,已經將“電子煙”定義為“可用于輸送霧化或汽化尼古丁或合成尼古丁的任何設備。”?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煙消費市場,法案正式頒布之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于是,少數嗅覺敏銳又有實力的廠商開始加入到合成尼古丁研發的領域,波頓中香便是其一。
波頓集團是國內領先的香精香料和大健康產業研究生產基地,中香依靠波頓的行業資質和近30年的調味經驗積累,早知合成尼古丁對于行業的重要意義,于是在2018年底開始投身合成尼古丁領域的研究,并于2019年成功研制出了自己的合成尼古丁。
波頓中香不是第一個合成尼古丁的人。雖然合成尼古丁是電子煙行業的新方向,但100多年前就有人干過。早在1904年,A. Pictet和Crepieux第一次成功利用化學合成的方式得到尼古丁。當時人工合成尼古丁主要用于物質研究和醫療領域,用于治療帕金森、阿爾茨海默、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或癲癇等腦部疾病。
而將合成尼古丁首次應用于電子煙行業則是2016年。美國電子煙油制造商Lost Art推出了合成尼古丁的全口味系列煙油。然而,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營銷這個新尼古丁產品,卻但沒有效果。主要原因是同期新的尼古丁鹽正在迅猛發展,而彼時技術還不完備的合成尼古丁因為較長的生產周期和較高的成本暫時被掩蓋了光芒。
1.安全減害。
生產研發經過嚴格的質量程序,并且通過了CNAS標準實驗室的檢測認證。
2.口感順滑,刺激小。
NGN尼古丁刺激性要明顯低于天然尼古丁,不辣嗓子,煙霧口感更細膩醇厚,口柔和舒適,過肺順滑。
3.波頓自供,物美價廉
不同于國內絕大多數廠商需外部采購合成尼古丁配制煙油,中香NGN煙油基于波頓體系,省去了中間環節,有價格優勢。
4.尼古丁/丁鹽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
由于自身具備合成生產技術,中香NGN可根據客戶需求自由定制。
不管結果怎樣,我一向對新技術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非分的好感,對執著于技術研發的企業帶有深深的敬意。我相信推動人類認識世界,探索真理的正是這些具有創新精神的人。
尼古丁因為與煙草密不可分的關系和成癮性,一直被大眾誤解。自1960年以來,尼古丁受到媒體的負面報道從未間斷,這讓很多人認為,尼古丁就是所有吸煙帶來的負面影響的元兇,直到最近牽連至電子煙。如果合成尼古丁能夠幫助區分電子煙和傳統煙草,消除大眾對電子煙的誤解,改善公共健康,那將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就張總說的:
后記:特別感謝波頓中香香料首席調香師黃宏海給予的技術支持 !雖然政策的變化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但有幾件事可以做:優化合成尼古丁技術,保證生產,降低成本。無論政策如何,如果合成尼古丁能普及,這將是革命性的一步,我能看到它背后的潛力。
做技術的人嚴謹,不愛吹牛。黃工不僅指出了文章中夸大和不實之處,還向我科普了很多技術上的專業問題。比如尼古丁其實有兩種結構,分為左旋和右旋,像左右手一樣。左旋尼古丁才有精神活性,用了上癮,也能解癮。而右旋尼古丁就沒有這個功效。天然尼古丁中大部分為左旋尼古丁,合成尼古丁中左旋和右旋比例為1:1,通過進一步提取分離,才能得到左旋尼古丁。這導致合成的左旋尼古丁雖然比天然提取的更純凈,解癮效果更好,但成本也更高。看來,合成尼古丁也并非沒有缺點。
不過,科學總是前行的,合成尼古丁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合成尼古丁的成本會越來越低。
我相信科學的力量和人類的智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