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隨著思摩爾悅刻兩大頭部企業品牌相繼IPO后,電子霧化行業再一次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根據CIC(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報告,到2023年,中國電子霧化市場預計將達到113億美元,自2019年起復合增長率達到65.9%。2019年,中國有2.867億傳統煙民,行業潛在市場規模1129 億元。這意味著中國電子霧化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可觀,是絕對的高潛力賽道。或是基于以上原因,電子霧化行業一直頗受資本市場垂青。
過去2年,受到國內線上銷售禁令以及新冠疫情的沖擊等影響,全國性的電子霧化活躍品牌減少了90%。行業開始向悅刻、MOTI魔笛、YOOZ柚子等頭部品牌集中,競爭格局越來越清晰。去互聯網化的監管政策出臺后,線上渠道歸零,線下渠道便成為了各品牌的必爭之地。
線下渠道為王
從多個渠道的信息顯示,2021年開始,MOTI魔笛將繼續加大開店補貼力度,用10億補貼開設1萬家新店。與此同時,不同梯隊品牌也都相繼推出最新開店補貼政策,準備全力進行線下擴張。
就終端而言,除去門店數量外,門店零售額與品牌形象是更為重要因素。業內人士透露,品牌形象與所在商圈決定著門店零售額。在目前各品牌高速增加終端的情況下,門店形象與商圈選擇的標準都相應降低了。不少品牌開出了由店主自行裝修的小區店——由于低租金門檻、低裝修標準、店主兼銷售員等原因,雖然生意額不高,但依然能夠盈利,并持續經營。這種商業模式的優勢在于門店終端數成長迅速,能較快速度影響消費者。而弊端在于,品牌形象受到弱化,雖然占領了消費者心智,但是并未建立出高端品牌的形象。
既保持品牌形象,又能高速擴張,如何才能兼得?據了解,MOTI魔笛一方面要求終端的優質性,號稱門店已經入駐超90% S級商圈,另外一方面又在門店數上交出了亮眼的數據,2020年對外宣稱開出了2841家門店。
在高速發展的電子霧化終端戰場上,除了MOTI魔笛以外,其他各品牌都有自己的路徑,而賽道的廣闊和高速延展,也同時給與他們各自發展的空間。到底終端質量與數量,誰更重要,可能需要時間去證明。
產品為核心驅動,矩陣發力
目前,國內大部分品牌能做到關鍵技術突破和產品迭代升級的極少,產品線都過于單一,主要集中于換彈式電子霧化產品。大多局限于煙桿顏色或外觀的改變,在創新路上略顯艱難。因此,以產品為核心驅動,依靠產品矩陣發力,將是立足市場、做大做強的核心競爭壁壘。
MOTI魔笛,采用了持續導入行業最新技術,升級主機及煙彈的策略。2020年推出的爆款產品MOTI S LITE和MOTI C,由于主機是品牌全資工廠生產,直接引入了當年該品牌研發的MCU變頻芯片以及專利澎湃模式,通過曲線加熱控溫,提升口感體驗。據品牌對外宣傳,這兩款號稱追求“極致體驗”的產品,由于引入當期最新技術,直接獲得了業內權威評測媒體、行業KOL和C端用戶的高度好評。
2018年到2021年換彈式霧化器并未出現技術上的大變革,業內有關資深人士預測,電子霧化行業的技術變革或將到來,在最新技術端擁有敏捷性,在供應鏈上能迅速應用的品牌,理應獲得更好的成長。
行業格局巨變,進入門檻提高
自電子霧化行業成為風口之后,許多小散品牌入局,致使市場出現亂價、竄貨、產品良莠不齊、門店混亂、經銷商和消費者抱怨多的現象。隨著國內電子霧化市場監管措施落地,進入市場的門檻普遍提高,行業格局注定將發生巨大變化。
只配備銷售團隊或只有十幾人的小團隊能否繼續生存?是不是所有電子霧化品牌都不具備產品研發能力,核心技術都在外部供應鏈?未來廠商和品牌會不會一體?
隨著市場對電子霧化品牌要求的不斷提高,小散品牌注定難以滿足市場發展。這意味著,行業正從大量小散品牌階段轉入頭部品牌陣地戰階段。而要想真正成為頭部品牌,資本、產品、技術、上游供應鏈、下游營銷網布局,均缺一不可。
一直以來,MOTI魔笛保持與思摩爾國際進行深度合作,主打FEELM霧化芯技術。據知情人透露,在銷售額、資金和渠道質量上以及產品研發和新技術引用上,MOTI魔笛都不輸給其他幾大頭部品牌,主打產品為核心驅動。
至于其他的電子霧化企業,無論是體量,還是終端數都與頭部品牌差距較大,但每個品牌都在努力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
經過過去幾年的市場洗牌和行業變遷,新品牌進入電子霧化行業的難度將越來越大,獲取優勢也將越來越困難。不排除新品牌可以走進第一梯隊,但必須同時具備競爭優勢,或者找出差異化優勢。
電子霧化行業是長期賽道,市場格局一定是多元化的,但是只有真正具備資本規模和核心技術者,以及對政策走向擁有極強的參透力,才能在國家監管政策、行業洗牌、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搶占更大市場空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