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ul是我入手的第一支小煙,雖然在大煙霧里買了很多國產,但第一支工業(yè)化可換彈的小煙我選擇了Juul。
Juul的兩個創(chuàng)始人亞當-鮑恩(Adam Bowen)和詹姆斯-蒙希斯(James Monsees)在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相識。 他們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看起來很酷的電子煙,而不是地下說唱人玩的蒸汽玩具。JUUL變成了一股風潮,許多人說因為它看起來很高科技,他們相信高科技的東西。
Juul帶動的風潮在2018年前后席卷了全球。電子煙不再是大塊頭,拼接怪,地下玩家,而是簡約便攜,工業(yè)化產物。這點也影響了國內的廠商,手握尼古丁鹽專利開啟小煙時代的Juul在2019年突然折戟于國內,京東淘寶封店,過程成謎。復制谷歌百度之戰(zhàn)的完美過程,最后國內出了悅刻這樣的頭部廠商。但Juul的興起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
國內電子煙基本是受到Juul啟蒙的,模具大小、廣告方向、尼古丁鹽、煙彈設計。但有一點卻忽略了,那就是:Juul的充電器和煙桿方向是呈直角的。
而國內沒有一家充電器是這樣設計。
而這個設計乃是JUUL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明顯,這個充電器不是給普通接口用的,不然你可以對照自己的插座試試。通常是這樣苦不堪言。然后你可能會想,這真是個反人類的設計。
然而,如果你有一臺Macbook,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反人類,而是你不懂。
這種設計,完美利用了筆記本電腦右邊的USB接口(如果你不需要鼠標的話),高高聳立的Juul煙桿像一支天線,完美融入了這個場景,其與Mac一致的立體線條設計一度讓你誤認為它就是MAC的配件。
這種設計可以說嵌入了筆記本電腦的使用場景,使Juul成為筆記本電腦的一個部分,就這樣無縫銜接到了。在工作、寫作、瀏覽新聞、看劇等一系列場景中,Juul都閃爍著呼吸燈,等待著你的召喚。尼古丁的“提神”將與高強度腦力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習慣。
從一開始,Juul就聚焦于高度腦力活動的使用場景,而不是走在路上隨便抽兩口。
反觀國內,我找到一款主打商務的電子煙,其介紹為:簡單沉穩(wěn),極簡配色。**商務電子煙的外觀符合商務人士的調性,煙桿線條流暢簡單、商務系配色,上手輕便、質感一流,和商務著裝非常適配。
嗯,簡簡單單幾句話
怎么沒想到如何嵌入到場景中呢,難道Juul就這么不值得抄襲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