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一些裝修時尚的電子煙店鋪悄然出現在大街小巷。他們喊著“時尚”、“健康”的口號,邀請眾多網紅做宣傳,甚至將電子煙與“生活態度”、“身份象征”捆綁,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的注意。他們宣傳著“電子煙幫助戒煙”,使得老煙槍心動;“不含尼古丁”的標語讓一些心懷戒心的年輕人也樂于嘗試;“多種口味”對青少年也非常有吸引力。
可是,電子煙真的健康嗎?
電子煙 (圖片來源:網絡)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有著與卷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它是一種以可充電鋰聚合物電池供電驅動霧化器,透過加熱油艙中的煙油(含尼古丁、香精、溶劑丙二醇等),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后,讓用戶吸食的一種產品。
大部分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是使得煙民上癮、危害煙民身體健康的主要成分,因此電子煙打出的“健康”、“幫助戒煙”的口號都是虛假的。
那有沒有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呢?
答案是有的,但是霧化器帶來的危險依舊不可忽視。
霧化器由電池桿供電,能夠把煙彈內的液態尼古丁轉變成霧氣,從而讓使用者在吸時有一種類似吸煙的感覺,實現“吞云吐霧”。它甚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向煙管內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種味道的香料。不同調味化合物燃燒后的氣體將會進入你的肺,這是電子煙各種極具誘惑力口味的來源。
這些帶來不同口味的化合物在高溫下可以產生其他一些危險化合物。比如各種甜味兒、肉桂味兒電子煙產生的雙乙酰,櫻桃味兒電子煙產生的苯甲醛,都是明顯的呼吸道刺激物,可能跟急性肺損傷等嚴重肺部疾病有關。
除此以外,還有鎳錫鉛等重金屬、可深入肺深處的超細顆粒、保濕劑丙二醇高溫產生的環氧丙烷等致癌物這些相對明確的煙霧成分,給健康帶來的損害已經非常明確。
而更加危險的,就是其余那些成分復雜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近年來的新研究正在逐步識別其中的高危風險。比如發現跟甘油燃燒有關的類脂性肺炎,還有更麻煩的電子煙相關的肺損傷。
截止到 2020 年 2 月,美國一共報告了 2807 例高度懷疑與電子煙有關的肺損傷,命名為電子煙或電子煙產品使用相關肺損傷 (EVALI),導致其中 68 人死亡。至今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具體原因,推測主要與電子煙中的維生素 E 醋酸鹽添加有關。維生素 E 醋酸鹽多數來自于電子煙里的大麻非法添加,也有部分跟正常添加物有關。
在 2019 年 10 月,動物試驗中也發現了電子煙煙霧與肺癌、膀胱癌的關系。電子煙的風險正在逐級累加。
世衛組織專門對電子煙進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確的結論:電子煙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煙手段,必須加強對其進行管制,杜絕對青少年和非吸煙者產生危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