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0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首次授權電子煙在美國合法銷售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可電子煙,調整監管政策,推進本國電子煙的合法化、規范化發展。
動作最明顯的是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因含有尼古丁成分,電子煙在馬來西亞一直被當作藥物監管。但在今年10月,馬來西亞財政部長Tengku Zafrul Aziz在提交2022年預算時稱,政府計劃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這被看作馬來西亞解禁電子煙的重要信號。
圖:據2022馬來西亞政府財政預算案官網,政府將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征收消費稅
泰國、埃及等國也在改變對電子煙的態度。10月25日,據中東跨境電商匯報道,埃及已廢除自2015年以來實施的電子煙禁令。同樣在10月,泰國政治家、數字經濟與社會部長Chaiwut Thanakamanusorn表示,自己正在探索將電子煙合法化的方法。
是什么讓這些國家一反常態?我們先來看“破天荒為電子煙開綠燈”的美國。
10月12日,FDA首次通過了3款電子煙產品的PMTA(Premarket Tobacco Application,煙草上市前申請)審核,因“有數據證明,這3款產品更可能被煙民用來降低其受到煙草傷害的風險”。也就是說,經過層層檢測后,FDA認為這3款電子煙產品能幫煙民減害。
同樣被證實的還有電子煙的輔助戒煙效用。最新發布于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的《煙草制品管制科學基礎報告:WHO研究組第八份報告》指出,在某些情況下,電子煙能幫部分煙民戒煙,對公共健康產生積極影響。不斷更新的權威研究結論成為國家調整電子煙監管政策的科學依據。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公眾的聲音。據媒體報道,馬來西亞一項全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8%的受訪者認同電子煙有減害效用,51%的受訪者表示,在所有戒煙方法中,用電子煙輔助戒煙最實用、最安全。截至目前,馬來西亞已有超過100萬電子煙用戶。
其實,全球已有國家看到電子煙在降低吸煙率方面的巨大潛力。英國和新西蘭兩個國家還將電子煙作為了官方的戒煙工具。
位于大洋洲的新西蘭早在2018年就發布過針對電子煙的監管計劃,以支持煙民改用電子煙。近期,為向公眾科普電子煙,新西蘭健康促進局還設置了一個專門科普電子煙真相的頻道,明確指出“電子煙危害比吸煙危害小得多”“電子煙可以幫一些人戒煙”。
圖:新西蘭衛生部稱,電子煙有可能幫人們戒煙,并為新西蘭實現2025年的無煙目標做出貢獻
數據顯示,在最先認可電子煙輔助戒煙效用的英國,全國吸煙率已經從2011年的21%驟降到了2020年的15%。10月29日,嘗到甜頭的英國再次作出表率——將電子
“納入醫保”。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稱將把電子煙作為處方藥物來幫煙民戒煙。這意味著英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為電子煙授予醫療產品許可的國家。
隨著更多關于電子煙的權威科學研究結論出現,全球的電子煙監管形勢正日趨明朗。“監管電子煙不應采用與卷煙相同的監管方式。電子煙可以被視作控煙的契機,以最終實現無煙未來的‘新紀元’。”世衛組織煙草小組最新報告寫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