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國政府部門NHS發布消息稱將把電子煙作為處方藥物納入醫療系統,若得以實施,英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電子煙作為醫療產品的國家。而早在10月中旬,美國FDA也首次通過了3款電子煙產品的PMTA審核,經過層層檢測,FDA認為這3款電子煙更可能被煙民用來降低其受到煙草傷害的風險。
與此同時,國內電子煙二級市場近期漲勢迅猛,東方財富電子煙指數創下歷史新高,11月至今漲幅達15.23%。
相關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國外相關政策的出臺,國內電子煙和HNB香煙國標也即將落地,疊加近期香煙提價(詳見財聯社記者報道《行業觀察|新一輪香煙漲價或將來臨 中煙供應鏈上市公司將受怎樣影響》),中煙供應鏈公司或率先受益,而霧化電子煙渠道也將面臨新一輪的規范。
HNB“未銷先熱” 中煙供應鏈公司或率先受益
雖然電子煙指數創下新高,但細看個股記者發現,電子煙龍頭霧芯科技和思摩爾國際今年以來股價卻是持續震蕩下行。一位私募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主要原因是HNB國標或即將出臺,市場比較看好中煙供應鏈相關上市公司。在海外和國內電子煙快速發展的倒逼下,中煙需要推出自身具有差異化的產品。國內目前HNB市場空白,未來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級別。”
雪球網“貝克街221B”專欄分析指出,HNB是新型煙草主要發展路徑之一,截至2019年,HNB終端零售市場規模約171億美元,增速約45%,而霧化約為195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和25%的增速。從現在往后HNB增速可能更快。據估算,僅中國以外市場,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人民幣,屆時銷量滲透率約10%。
除新型煙草外,記者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傳統香煙價格最高不得超過1000元/200支的規定已逐漸放開。成都部分香煙零售點已有兩款名為四川中煙寬窄國寶和湖北中煙黃鶴樓1919中支的超千元香煙在售,分別為1600元/條和1580元/條。
對此,記者向四川某地煙草公司人員核實,確實目前部分香煙價格已超過1000元/條的限制,并且售賣價格零售客戶將根據自身貨源情況調整售價,上述黃鶴樓售價稍微偏高。
眾所周知,煙草行業稅收是我國“納稅王”,無論是香煙銷售結構的變化,還是即將落地的煙草新政,最終都會進一步擴大煙草稅收份額。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分析稱:“國家利稅非常重要,未來國內市場肯定要以中煙為主,所以要推出HNB以及放開煙草價格。”并表示,煙草提價必將對煙標、煙用香精等上游原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檔次越高,利潤也就越高。”
勁嘉股份相關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型煙草國標的出臺不僅有利于中煙供應鏈,更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公司已布局HNB產業鏈,包括生產端、制造端,目前仍會按照原有節奏推進,根據相關規則出臺進一步調整,積極擁抱監管。公司業務布局現已較為全面,跟全行業一樣都期盼著相關規則的盡快落地來指導行業的發展。
霧化電子煙市場進一步萎縮 未來是否將被HNB替代?
相較于HNB的未銷先熱,霧化電子煙市場則在不斷萎縮。藍洞消費調查數據顯示,從4月開始,參與調查的電子煙門店業績已連續7個月下跌。而從10月最新的調查數據來看,在500余名電子煙店主中,55%的店主表示10月業績環比下滑,其中,下降30%以下占比32.1%,下降30%-50%占比12.84%;值得注意的是,不增不減的店主占比達到31.71%,而環比實現增長的僅占12.65%。
銷售金額方面,1萬元以下占比32.49%,1萬元至5萬元占比53.31%,5萬元以上僅14.2%。
財聯社近期走訪多家電子煙門店,不少門店上已貼上“門面轉讓”。一家電子煙店銷售人員向財聯社記者坦言:“目前電子煙監管逐漸趨嚴,媒體宣傳對需求端打壓,銷售持續下滑。疊加房租成本過高,只有重新選址,降低成本。”
二級市場方面,霧化電子煙龍頭霧芯科技和思摩爾國際股價持續下跌。自3月工信部、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以來,兩家龍頭股價分別下跌50.94%和37.68%。
照此趨勢,伴隨著HNB未來在國內市場的推出,霧化電子煙的市場空間在哪?未來將面臨新一輪的規范還是會完全被HNB所取代?
上述行業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分析道:“霧化電子煙行業能夠實現此前爆發式增長已經很不容易,快速擴張后,店面利潤受到擠壓,經營下滑出現虧損很正常。大眾的消極情緒隨著英國將電子煙納入醫療系統也將逐步緩解,未來肯定是龍頭效應凸顯,霧化電子煙和HNB肯定是共生發展的格局。”
上述私募人士對此表示認同,并進一步補充道:“霧化電子煙和HNB主要的受眾群體也不一樣。霧化電子煙通過多元的口味受到更多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而很多人尤其很多老煙民都不喜歡。”
上述雪球專欄也指出,“新型煙草作為一個增量市場,兩者并不完全是此消彼長的存量競爭關系,霧化和HNB大概率是長期共存的狀態。新型煙草是解決傳統煙草快樂與健康矛盾的創新方案,至于技術路徑究竟是HNB還是霧化則是政策、各地消費者的喜好和供給端產品的共同影響作用。”
記者梳理了解到,近年我國電子煙市場規模急劇擴張。天眼查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8年,電子煙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增速都較為緩慢,2019年增速開始加快,當年共注冊4650家,同比增長100%。2020年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全年共注冊相關企業1.79萬家,同比增長284.6%。
而就在今年3月上述征求意見稿發布后,行業內隨即出現了大范圍的規范和清理,多家電子煙企業關停,相關資本也相繼選擇退出。(詳見財聯社記者報道《行業觀察|電子煙新政落地在即 相關上市公司已開始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不少公司曾選擇加碼涉足電子煙行業,如今面臨霧化電子煙不斷萎縮的市場,與霧芯科技合作的國內3C巨頭愛施德(11.800,?0.05,?0.43%)(002416.SZ)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想要更聚焦自己的主營業務,同時,一號科技團隊也想尋求再融資上市的通道,所以前不久公司已出讓部分一號機科技的控制權。不過公司還是看好未來電子煙行業的相關發展,在該公司的持股比例仍然較高,另外,政策的出臺也是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的,只有在有序發展的大環境下行業才能迎來自己真正的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