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自從誕生之日就備受矚目,特別是關于電子煙的監管,關乎整體發展,更是近年來得到重點關注的話題。
如今,靴子正式落地。
內容來源: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11月26日,國家發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修改后的《條例》新增“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內容。這就說明:
一、身份得到確定。意味著這些年已經在年輕群體中形成一定消費影響力的電子煙,正式納入煙草體系監管。對于廣大電子煙制造商來說,納入煙草體系管理代表著電子煙終于有了身份。
二、市場格局會有新動向。從產供銷流通過程來看,即日起,電子煙的生產、銷售要遵從監管規定,售賣電子煙從繳納 13% 的普通商品增值稅變為繳納 16% 增值稅+約 60% 的消費稅;同時作為流通環節的經營電子煙商戶,則至少要擁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
對電子煙供應鏈條的影響
作為一種模仿卷煙的產品,電子煙是一種新生事物。在市場消費者眼中,電子煙往往有著與卷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在原理上,電子煙是一種以可充電鋰聚合物電池供電驅動霧化器,通過加熱油艙中的煙油,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后,讓用戶進行吸食。
將電子煙參考普通卷煙有關規定執行,是電子煙告別野蠻生長的開始。對整個產業鏈條會發生比較大的影響。
在2019年10月,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重申“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并明確要求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關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渠道,同時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2021年6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稱,全面從嚴監管電子煙經營行為,各地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電子煙監管法治化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電子煙監管工作體系,提升監管效能,規范電子煙生產經營活動,防范市場亂象。
根據行業分析機構的相關整理,我國煙草行業受國家煙草專賣局指導,下設省中煙公司(工業公司)負責煙草生產,及省煙草專賣局 (商業公司) 負責煙葉收購、專賣執法和銷售。
根據監管要求,從事煙草專賣品(包括剛剛納入監管的電子煙)的生產、批發、零售業務,以及經營煙草專賣品進出口業務和經營外國煙草制品購銷業務的,必須依照《煙草專賣法》和條例的規定,申請領取煙草專賣許可證。煙草專賣許可證分為: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
其中,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的要求為:有與經營煙草制品批發業務相適應的資金;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必要的專業人員;符合煙草專賣批發企業合理布局的要求和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要求為:有與經營煙草制品零售業務相適應的資金;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符合煙草制品零售點合理布局的要求;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同時,在跨區域經營方面,涉及到跨省市場,需要向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簽署意見,報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證。
這些內容對于電子煙同樣適用。就以流通環節為例,電子煙同樣需要申請煙草專賣品準運證。此外,涉及到電子煙的機械設備、進出口等等方面,均要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許可,相關業務才能順利實施。?
零售戶們何去何從
有數據顯示,在八年前的2013年,國內電子煙市場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整體規模為5.5億元,但憑借潮流化、時尚化、新鮮感的標簽,電子煙被年輕一代、Z時代人群看好,在2020年,市場規模增至83.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2.5%,這個速度非常驚人。
筆者也走訪了一些零售戶,他們普遍認為電子煙產品類別多、識別度高,符合新消費特征。同時還有一點,也非常讓人信服,就是電子煙的復購率比較高,用戶留存率高。結合電子煙產品可以看出這種判斷的背后邏輯。就是雖然電子煙不以煙絲為主,煙桿和煙彈是其主要的核心部件。其中煙桿可以重復使用的,一次性煙彈由于是消耗品且內含尼古丁成分,容易對消費者實現影響,“這個味兒對了”促進消費者實現重復購買。
太陽底下,無新事。對于電子煙產品的價值,流通渠道的零售戶普遍認同一個觀點,就是廠家必須要在質量上認真做好把關,這是對于消費者的真正負責。另外,從實際售賣角度,零售戶們反映,電子煙主要人群還是年輕群體,這對于已有的普通卷煙市場也的確是一種觸動。
此外,從零售戶自身建設來看,沒有相關的許可證而經營電子煙,已經屬于違規。從2018年開始,多地出現因無煙草零售許可銷售電子煙被檢察院提起公訴,并被判罰的案例。
電子煙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整個行業發展,在有序發展的大環境下,行業才能迎來有序經營和規范服務。
這不僅是零售戶一方的愿望,也是整個電子煙從業者各方的共同愿望。
免責聲明:本網站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平臺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聯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