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到底是不是煙,是否應該遵從煙草制品監管一直是業內和媒體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如今,關于這一話題的爭論告一段落。
11月26日,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只新增一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這增加的短短24個字,意味著電子煙行業將迎來強監管。業內人士指出,這將讓此前狂飆突進的電子煙行業結束野蠻生長的態勢。不過,這也說明電子煙行業不會被一棒子打死,而是依法管理,劃定底線。這對于技術實力強強、一直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頭部企業來講是利好,而對于那些一直打法律擦邊球、沒有技術含量的企業來講,則是一次生死考驗。
電子煙又稱電子尼古丁輸送系統,屬于新型煙草制品的一種,一般由煙油和煙具組成。煙油主要由尼古丁制成并通過電子煙具將尼古丁以及各類添加劑霧化后供消費者吸食。中國電子煙消費處于起步階段。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約83.3億元,預計2021年有望超100億元。
龐大的市場空間和誘人的利潤空間吸引不少投資者蜂擁而入。當前,國內電子煙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大量產品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泄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電子煙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煙口味和煙油顏色,對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產生的危害更為嚴重。
行業之所以亂象叢生,是因為相關行業標準缺失。由于電子煙國家標準尚未頒布,國內市場在售的各類產品在尼古丁含量、尼古丁標示、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霧化桿工藝等方面隨意性較大,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產品存在劣質電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健康隱患。一些廠家刻意生產開放式可注油類的空煙彈,成為某些違禁品的吸食工具,引發社會關注。
此外,電子煙企業數量過多、良莠不齊,也是行業亂象的一大原因。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4.61萬家電子煙相關企業,多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聯合發文指出,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但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煙的情況時有發生。通過互聯網銷售電子煙已被明令禁止,但仍有不少電子煙企業縱容微商銷售,或在電商平臺隱秘銷售。有些電子煙售賣場所對未成年人不設防,甚至發生售賣給小學生的惡性事件。劣質、假冒、山寨、“三無”電子煙在個別區域盛行,侵害消費者和合法電子煙品牌權益。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相關監管新規和相關標準的出臺,電子煙市場的一些亂象有望得到遏制,未來中小電子煙企業都將面臨退出市場或者被并購的命運,未來的技術標準和生產標準也都將會提高。這有助于維護廣大電子煙使用者的健康權益。此外,隨著監管的趨嚴以及頭部企業探索通過技術手段促使未成年人遠離電子煙,也將有助于減少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危害。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