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電子煙出口1383億元,同比增長180%,直接或間接帶動國內就業超550萬人。這個是在12月17日第五屆國際電子煙產業高峰論壇上披露的最新數據。
然而,電子煙作為我國一個新興的產業,正面臨著“史上最嚴監管”。不僅要納入煙草體系監管,以后還必須在取得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許可證后,才能夠生產、批發和零售。
新規實施后,電子煙行業會迎來哪些變化?是消極應對還是從陣痛中盡快調整過來適應變化?2021第五屆國際電子煙產業高峰論壇圍繞電子煙新政策、品牌出海、資本風口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全球市場規模800億美元,帶動國內就業超550萬人
在論壇上,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與卷卷智庫聯合發布了《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下稱“藍皮書”)。藍皮書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電子煙制造及品牌企業超過1500家,電子煙零售網點超過19萬家,電子煙供應鏈及周邊服務企業近10萬家。國內電子煙產業直接就業約15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400萬人,總計約550萬人。
秘書長敖偉諾現場發布國內和國際市場數據
市場規模方面,2021年,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零售)達到8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0%;國內市場規模(零售)達到197億元,同比增長36%。
出口方面,作為電子煙最大的生產國、出口國,2021年中國電子煙出口1383億元,同比增長180%。出口額前四位的目的國家或地區分別是美國、歐盟、俄羅斯、英國,占比分別為53%、15%、9%、7%。
電子煙行業即將進入強監管時代,山寨企業將被淘汰,行業走向合規化
事實上,在2017年以前,電子煙還較少受到資本關注。直至2017年成為新風口,大量資本涌入,電子煙品牌和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市場上產品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等亂象也隨之而來。尤其在2019年電子煙線上銷售被叫停以后,微商銷售轉入“地下”,成為灰色地帶。
在缺乏有效監管、準入門檻低,市場擴展過快的背后,是行業亂象頻發,大量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泄漏、劣質電池等存在質量及安全隱患的產品充斥市場。
此外,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危害也值得重視。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電子煙使用者呈現低齡化現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中學生煙草調查結果顯示, 2019年初中學生電子煙使用率為2.7%,與2014年相比,分別上升了24.9個和1.5個百分點。
市場的無序發展不會持續太久。尤其是今年以來,有關電子煙的政策條例密集發布,監管的重錘已然蓄勢。
今年3月,工信部在《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提出,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6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
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增加一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12月2日,電子煙行業迎來“史上最嚴監管”。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兩點尤為引發行業關注:從事電子煙生產、批發和零售業務的市場主體須相應取得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許可證或變更許可范圍;電子煙稅收征繳按照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執行。截至12月17號,該管理辦法已經停止征求意見。
隨著監管的重錘落下,電子煙行業即將進入強監管時代。原信息產業部副部長、中國電子商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曲維枝表示,新規定實施后,電子煙行業在近兩年內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調整,在一定時期內產生短暫的消極恐慌,但長遠來看,對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的持續發展有保障意義,國內電子煙民營企業要盡快適應這種變化。
“在當前背景下,加強監管必然要淘汰一些質量不合格的山寨企業,使行業走向合規化”,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秘書長敖偉諾對奧一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行業正處于一個過渡期,這也是一個成長的必然階段。
企業如何應對?更注重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
“一個完全開放而且混亂無序的市場,一定是無法持續走下去的。”面對監管出臺,行業風口發生變化,企業應如何應對?
深圳市克萊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博表示,未來的發展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監管是為了這個行業走得更好,當一些合理的監管和更強有力的渠道接入之后,對于電子煙,不管是品牌方還是生產方,未來在國內的路一定會更寬廣。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其實我并不是太擔憂”,深圳市石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神義表示,電子煙企業應有自我要求,積極擁抱監管,調整好自己。
深圳市愛奇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升偉認為,這恰恰是一個創新的機會。他表示,“不管是電子煙行業,還是更多的芯片行業、軟件行業,這都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是一個創新點。”
國內電子煙行業將迎來“史上最強監管”,國外對該行業的監管亦同樣嚴格。據了解,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所有電子煙品牌和廠家都必須提交“煙草制品預上市申請(PMTA)”如果未能通過審批,則必須下架產品。
為此,國內電子煙企業霧芯科技已組建了專業的PMTA團隊,在進行遞交PMTA申請的準備工作,目前已達成了多個階段性目標。霧芯科技表示,悅刻國際在東南亞地區是領導品牌,在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發達國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斷上升,也得到了當地媒體、協會、社區、監管部門等相關方的信任,曾受邀參與新西蘭和菲律賓關于電子煙立法的討論,提供建議,為行業發聲。
面對加強監管,曲維枝建議,企業要用國際視野看待未來五年、十年后的大市場空間,增強自身實力,規范經營行為;其次,要更注重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盡快“去煙化”,不要局限在“煙”類領域,要延伸到大健康醫療應用中去,或為醫療支出減負,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開辟更多應用場景;最后,要繼續保持電子煙生產制造優勢,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系。
曲維枝 原信息產業部副部長、中國電子商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
敖偉諾也指出,要想布局未來,技術創新是必須突破的瓶頸。“電子煙的特點就在于電子信息和精細化工的結合,目前深圳的電子霧化煙在全球占有絕對的優勢。從芯片到全產業鏈,都能實現自主制造,這是很罕見的一個產業。但這個產業一旦失去創新,其發展就很危險了。”
藍皮書數據顯示,自2003年至2021年10月31日,國內電子煙領域申請專利總數26403項,其中液態電子煙占比93.4%。整體來看,近三年是電子煙專利集中涌現期;廣東省是電子煙專利的申請大省,占比超過60%,民營企業是專利的申請主力,占比近九成。
“越發展到后面,越是專利的競爭,越是創新技術的競爭。”敖偉諾指出,企業能否不斷突破邊界,技術創新能否脫穎而出,是能否在全球占有主導地位的關鍵。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