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南方都市報社主辦,深圳大件事傳媒承辦的“變局新機趨勢”2021中國(深圳)霧化科技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于深圳益田假日廣場威斯汀酒店舉辦。這是由主流機構媒體發起,行業協會、頭部企業、研究機構、券商等各界廣泛參與,聚焦霧化科技產業大發展、大未來的高端論壇,共同瞭望產業發展新趨勢,探尋霧化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以電子煙為代表的霧化科技產業在深圳落地生根,匯聚全球九成以上的電子煙產能。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霧化科技產品占到全球產能的95%,出口到全球20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同時中國電子霧化的專利占了全球相關專利的90%。霧化科技產業成為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優勢產業。
然而,當下國內外對于電子煙的監管政策日益趨嚴,在推動行業規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變數。未來,霧化科技產業如何走好“出海路”?如何緊握國際話語權?如何探索霧化科技的多元應用,開拓產業價值?值此論壇舉辦之際,希望進行更加廣泛而深刻的探討。
新政推動行業發展:
國內電子煙監管新政相繼落地,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2021年年底,國內監管政策加速落地,推動行業規范發展走上快車道。今年11月底,國家修訂《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后,電子煙獲得了合法身份,參照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隨后不久,《電子煙》國家標準也開始向公眾征集意見;12月,《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也正式發布。
對電子煙行業來說,經過幾年的“野蠻生長”后,行業迎來規范發展的新階段。對于監管政策,南都電子煙產業觀察課題組向多家頭部電子煙品牌方了解到,企業表示堅決擁護條例修改,積極落實監管要求,堅持合規經營發展。其中,作為行業品牌龍頭的悅刻表示,后續將積極落實監管要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產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努力為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和社會多做貢獻。
魔笛方面表示,始終堅持合規經營,堅持長期主義,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努力為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和社會多做貢獻。
與此同時,有業內聲音認為,后期國內市場格局變化仍存在諸多變數,對于品牌端影響,具體還要看相關準入機制,是資金驅動,還是資源驅動,還需要具體分析。對于行業生產端而言,生產標準越高的生產商將迎來利好,兩年前行業傳聞的5萬元做一個電子煙產品的時代已成為過去,高生產標準和技術標準,都需要資金和技術儲備兼具的代工廠。此外,對渠道端的影響,如果實行渠道專賣,意味著目前構建的電子煙渠道將經歷洗牌,挑戰與機遇并存。
全球市場巨大商機:
從零到起步到千億出口量,霧化科技產業“出海”是大勢所趨
從零到起步到千億出口量,以電子煙為代表的霧化科技產業從深圳出發,發展成為以出口為主的新興產業,聚集了全球九成以上的電子煙產能。
以電子煙為代表的霧化科技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產業之一,創造出千億級的出口量,并呈現著穩步高速發展的態勢,對就業與實體經濟增長做出穩定貢獻。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電子霧化煙預估零售額達8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0%,預計未來三年將保持35%的增長率;國內電子煙2021年出口約13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0%;直接或間接帶動國內就業超550萬人。
龐大的全球市場孕育著中國霧化科技產業的無窮新機,眾多的前沿實踐者摩拳擦掌,國內超過1500家電子煙制造及品牌企業和近10萬家電子煙供應鏈及周邊服務企業,為產業穩步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打造了產業出口的“護城河”;同時,產業先行者在產品和技術上的不斷突破,積累了26403項專利,占全球90%以上,鑄造著我國在產業專利方面擁有全球的絕對優勢。
霧化科技產業“乘風出海”正成為行業共識,也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表示,對于以出口為主的電子煙產業,出臺監管細則涉及出口方面,在符合國際監管要求和我國海關監管的條件下應實現簡化和便利,鼓勵和支持企業出口創匯,有利于維持我國電子煙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電子煙產業的長遠發展。
與此同時,南都電子煙產業觀察課題組在前期的調研中發現,多個國家和地區針對電子煙陸續出臺管理條例,對電子煙的應用場景和出口標準設置門檻,缺乏產品優勢的企業將被洗刷出局,產業出海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