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國務院將電子煙正式納入煙草類目管理,至今已有37天,相關企業怎么樣了?
11月底至12月初,國家煙草專賣局相繼發布《電子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電子煙的口味、煙堿濃度、銷售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市場上大批調味電子煙面臨淘汰局面。
“政策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這是給企業的過渡期。面對國內市場,我們在去庫存,同時研發草本霧化‘養生煙’。”電子煙企業千慕創始人杜穎對時代財經表示,不過由于海外市場的旺盛需求,公司的收入不降反升。
時代財經在深圳走訪發現,一方面,一些電子煙零售店在減少進貨,避免庫存積壓,另一方面,許多瞄準海外市場的電子煙廠生產繁忙,甚至為了趕訂單急招10天短期工。
美國PMTA(煙草上市前申請)認證領域的專家鄭植分析道,現在國家導向很明確,即穩定國內市場、突破國際市場,走向國際市場是電子煙真正的出路。
零售店長:“現在都不進貨了,只等新規落地”
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與卷卷智庫聯合發布的《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國內電子煙零售店達19萬家,包括專賣店、集合店、授權店等,遍布大小城市。
方卓在深圳經營集歡電子煙專賣店,他表示,2021年夏天,最初是在朋友圈賣了2個月的電子煙,10月開了這家店,沒想到新規來得這么快。
11月末出臺的《電子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規定,霧化物添加劑不應使產品呈現對未成年人有誘導性的特征風味,煙堿濃度也不應高于 20 mg/g。
這家店內有西瓜、藍莓、百香果等13種口味的電子煙,包裝鮮艷,三顆煙彈賣99元。方卓坦言,這些帶甜味的電子煙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可能以后大多數口味都不能賣了。
為此,方卓開業后就不再進貨,現在只等第一批貨賣完。“買的人不多,人家嫌貴,政策落地后,稅率會變高,我們拿貨價會更高,到時候也會加價,可能更賣不出去了。”
不過,他表示不會撤店,可能會轉向其他電子煙品牌,或者轉賣別的商品。他不希望門店倒閉,不希望約11萬元的前期投入泡湯。
寶安區魔笛電子煙一專賣店的老板也談到,目前進貨變少了,只有缺貨了,才會去找廠家。
品牌方:降低代理商門檻,消化庫存
為應對當前局面,杜穎所在電子煙公司近期降低了代理商入門門檻,同時在專賣店開展更多優惠活動,消化倉庫存量。
杜穎透露,面向國內市場,公司在小批量生產老款調味電子煙,停止研發新款。至于沒有甜味的煙草味電子煙,因為不是熱銷口味,公司保持著生產現狀,沒有擴產。
“我們庫存量很小,那些前期生產了很多、庫存量高的企業,可能也不會再生產新貨。”杜穎表示,由于渠道提貨減少,一些大的電子煙品牌正在去庫存。
她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與電子煙上下游企業深度對話,還無法確定電子煙不同口味的去留。當前,該公司一邊研發草本霧化產品,一邊發力海外市場,把重心轉向出口,引導代理商走出國內市場。
小野電子煙的市場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公司目前的研發重點是零尼古丁產品,不受前述電子煙政策的約束。
不過,一電子煙品牌管理人員并不看好草本霧化產品及零尼古丁產品,他認為,消費者買電子煙就是因為尼古丁,“很多人喜歡喝可樂,但不愿喝糖水,即便它和可樂顏色相近。”
工廠周末不放假,每天加班4小時
《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國內電子煙零售市場規模為145億元,出口規模則達到1383億元,其中一半銷往美國。大量國內電子煙企業的主要市場在海外,生產正如火如荼。
12月31日,時代財經走訪深圳寶安區的沙井鎮,電子煙廠和為其招工的人隨處可見,有的人坐在廠房大門口,專門為過路找工作的人介紹薪酬待遇,還有的人是中介,同時為十來個電子煙廠招人。
中介的面前都擺著一塊板子,上面貼滿招聘啟事,招工薪酬基本在20元/小時左右,可日結、周結、月結,工廠位置大多在3公里以內。
電子煙廠的招聘啟事。圖源:時代財經
其中,一家工廠貼出的招聘啟事十分顯眼:招10天短期工,工價每小時21元,長白班坐班。中介稱,這家工廠最近外貿訂單特別多,工人每天加班四五個小時,周末也不放假。
沙井鎮另一家電子煙廠的員工也向時代財經表示,廠里是做外貿的,最近每天都要加班4個小時,生產線線長還在不停地催產量,元旦也只放一天假。
作為生產、銷售電子煙企業的老板,杜穎表示,目前公司在擴大一次性電子煙的生產規模,發力日本、歐洲市場。據她所述,該公司9月打入日本市場,截至目前在當地有了100多家經銷商,12月的收入較8月、9月大約增加了5倍。
前述小野市場工作人員也表示,在政策過渡期內,公司在開拓海外市場,未來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將是重點市場。
專家:一些小廠家存在僥幸心理
《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顯示,不在中國境內銷售、僅用于出口的電子煙產品,應當符合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
鄭植對時代財經表示,2019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PMTA所對應的指導性文件,對電子煙產品的安全性和認證要求給出了詳細規定,并要求企業限期內提交申請。
如今兩年過去了,FDA并未將未提交PMTA申請的電子煙產品一刀切踢出美國市場。“但我們相信2022年FDA一定會采取行動的。”鄭植說。
PMTA也受到了疫情影響,鄭植稱,如果FDA受理了中國企業的PMTA,理論上會在3-6個月內來中國對申請人的工廠進行現場檢查,但因為疫情無法實現。
“其實還有些小企業存在僥幸心理,(不符合國內新規的產品)在海外市場能賣就接著賣。”他提到,當前國內電子煙出口到美國、歐盟等地的渠道非常通暢,很多國家對進口電子煙的要求也非常低。
更重要的是,電子煙海外的利潤非常豐厚,單價基本是數十美元及以上,但在國內成本可以低至10元以下,構造和功能相對復雜的產品成本相對較高,但通常也不超過百元。
鄭植表示,隨著電子煙行業的發展,各個國家加強監管是大勢所趨,企業若想躋身行業頭部,謀求長遠發展,必須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水平,“電子煙起源于海外,國際市場又無比巨大,因此走向國際市場是電子煙真正的出路。”
從長期看,鄭植認為,電子煙新規利好行業發展,一方面,能讓企業依靠自身優勢發展,而不是包攬生產、批發、銷售等所有環節,另一方面,政策逐漸明朗,也能吸引投資人入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