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保護套”“電子煙充電器”“電子霧化”……屢禁不止的電子煙線上交易,正在侵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據報道,各大電商、社交品臺上均有商家在售賣電子煙,且方式隱蔽,采用各種擦邊球詞匯或者視頻、圖片來躲避審查。
近年來,電子煙在我國悄然興起,甚至在青少年群體中形成了一種潮流。針對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不良影響,國家逐步加強管控。早在2019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明確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防止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購買并吸食電子煙,電子煙店鋪、銷售網站等應及時關閉。
然而,一些商家陽奉陰違,變著法子與監管部門周旋。比如,在電商平臺用相似的關鍵詞躲避“綠網計劃”的監管,搜索“悅刻5代”“戒煙套”“dzy”“電子霧化”等,會有大量銷售電子煙的店鋪彈出,令人防不勝防;比如,從電商平臺引流至其他平臺,通過微信交易逃過監管,“年齡門檻”成為擺設,違背了電子煙“線上禁售令”的初衷……
在利益驅動下,電子煙商家在社交平臺明目張膽、毫無顧忌地向未成年人伸出罪惡之手。檢索一下探探、虎撲、豆瓣等多個社交平臺,許多賬號都在個人主頁上明確暗示了有電子煙銷售;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一些電子煙相關視頻的評論區也有大量公開的線上交易。面對如此大膽露骨的電子煙交易信息,本該履行監管責任的平臺卻隱身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商家無底線逐利,平臺漠視縱容,可還把法律放在眼里?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對于青少年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提醒商家與平臺恪守社會良知,嚴守法律底線,否則,這“煙”燒向的可就是自己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