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煙草專賣局組織起草的《電子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將于1月29日結束意見反饋階段。
從國家標準到市場監管政策頻頻出臺,預示著電子煙市場即將全面實施更加規范的政策。
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電子煙商家通過微信等社交網絡,違規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這從側面反映出,目前電子煙市場監管需要進一步加強。
實際上,早在2019年10月30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發布過《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明確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防止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購買并吸食電子煙。在2021年12月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再次強調,“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
從市場局面看,國內電子煙行業發展迅速,從上游(原材料領域)、中游(生產制造)到下游(批發零售領域)形成了一條龍產業鏈;并且,眾多國產電子煙企業紛紛向海外出口,幾乎全球90%的電子煙都出自于深圳。早先各種大干快上,形成了無序發展甚至“野蠻生長”的狀態。
一系列規范性政策的出爐,尤其是“牌照制”的實施,將形成一道新的門檻:合法合規企業能夠適應市場需求,不合規的企業將遭到淘汰。優勝劣汰的機制,有助于治理當前電子煙市場亂象叢生的現狀。
艾媒咨詢CEO張毅指出,電子煙能夠拿到許可證的企業肯定不多,所以未來在電子煙市場,小型作坊將失去市場。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