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報道,電子煙和電子煙相關肺損傷 (EVALI) 是一個越來越頻繁出現的術語。
作為一種疾病,EVALI通常很難診斷,因為它的癥狀可能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包括呼吸急促、發燒和發冷、咳嗽、嘔吐、腹瀉、頭痛、頭暈、心率加快和胸痛。
通常,醫生會評估患者使用電子煙或電子煙的歷史,并進行掃描以查看肺部是否有朦朧的斑點,這表明組織受損。
然而,馬來西亞長期執業的醫生Kumar Subaramaniam發現EVALI一詞的使用增加令人擔憂,因為它經常在錯誤的上下文中討論。
Kumar Subaramaniam博士是一名擁有25年職業生涯的醫生。他曾在當地多家醫院的精神科廣泛工作,并對心理健康特別感興趣。
Kumar博士說,問題出在某些方面,他們在提到電子煙時提出了EVALI,同時重復和散布關于電子煙的謠言。
EVALI的背景故事
從長遠來看,了解EVALI的來源很重要。
「在 2019 年秋季在美國使用電子煙的年輕人中報告了一系列肺損傷后,EVALI 一詞成為主流。最初的想法是電子煙是罪魁禍首,這導致了對電子煙的強烈反對,甚至在馬薩諸塞州持續了幾個月的全面禁令,導致一些電子煙商店永久關閉。」庫馬爾博士解釋說。
隨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CDC)確定了EVALI爆發的真正罪魁禍首——維生素 E 醋酸鹽被添加到非法四氫大麻酚 (THC) 產品中。
「這導致了在電子煙方面留下壞名聲的事故,這被吹捧為讓許多吸煙者有機會永久戒煙煙草產品。所以,問題不在于電子煙,而是產品的誤用和濫用。但是損害已經造成,圍繞 EVALI 的半生不熟的事實一直存在到今天。」
「不應將EVALI傳奇用作妖怪來勸阻我們不要尋求監管電子煙并采取零容忍態度。事實上,美國的EVALI傳奇首先表明了監管的重要性。」庫馬爾博士說。
監管之路
自從十多年前進入馬來西亞以來,電子煙一直在增長,但監管仍然難以捉摸。
Kumar博士認為,為了用戶的安全,馬來西亞需要規范電子煙。
法規將允許當局和消費者自己確保市場上的電子煙液體符合監管標準。
更重要的是,也許法規將為更好地了解電子煙(經科學證明是一種危害較小的吸煙替代品)如何幫助該國估計有500萬吸煙者戒煙鋪平道路。
事實上,即使是世界各地的衛生當局也知道,他們不能依賴無效的禁令策略,而是需要新的干預措施,比如吸電子煙來幫助戒煙。
「如果我們要在這個國家前進并結束吸煙的威脅,我們需要用良好的科學、事實和數據武裝自己。」庫馬爾博士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