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強監管之下,全球霧化科技巨頭思摩爾國際交出了一份高增長的“成績單”。
3月30日晚,思摩爾國際發布2021年業績。財報顯示,思摩爾國際2021年收入137.55億元,同比上升37.4%;年內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52.87億元,同比增長120.3%;經調整后凈利潤54.43億元,同比增長39.8%;毛利率為53.6%。
思摩爾國際主要運營兩個業務板塊,一是為若干煙草公司及獨立電子霧化公司研究、設計及制造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及電子霧化組件;二是為零售客戶進行自有品牌開放式電子霧化設備或高級進階私人電子煙設備的研究、設計、制造及銷售。
財報顯示,思摩爾去年面向企業客戶的TO B業務營收首次突破百億,為125.9億元,同比增長37.4%;面向零售客戶的TO C業務營收11.6億元,同比增長37.1%。
海外依舊是思摩爾國際的主戰場,國內市場營收同樣大幅增加。財報顯示,思摩爾國際2021年出口收入(直接和間接出口)達到90.82億元,占總收入66%,較去年下滑了12個百分點;內銷收入為46.73億元,較上年大幅增長104.1%,占總收入34%。
備受市場關注的是,今年3月1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頒布了《電子煙管理辦法》,這部將于5月1日起施行新規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以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生產、批發、零售均需取得相關煙草專賣許可證。在業內看來,新規落地后,將攪動電子煙市場格局,給電子煙企業帶來巨大挑戰。
思摩爾國際副總裁邱凌云在3月31日舉辦的業績會上表示,國內電子煙新政出臺,這意味著多口味電子煙在國內市場要下降,消費者對煙草味的適應程度可能會不一致,短期可能會出現下滑。長期來看,對比美國出臺電子煙新規之后,美國市場也經歷2至3個月的震蕩,之后就回到以前狀態,預估國內市場在下降到新低后,會出現回升的表現。
“思摩爾2022年整體業績會有一定的壓力,但我們也有應對的辦法。”邱凌云說,今年整體收入的增速會高于行業平均增速,公司的信心主要得益于海外業務的穩健增長和即將在海外市場推出創新業務(一次性產品)帶來的增量。公司認為,海外大客戶的轉型和對減害類產品的強勁需求,將幫公司的海外業務增速繼續高于行業平均增速。
“整體來講的話,海外市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去彌補國內市場這樣一個可能的短期的下滑。”邱凌云說。
中信證券判斷,2022年國內電子煙市場增速將放緩至約-20%,2023年將恢復至接近0%增長,2024年有望重回10%以上的穩定增長。
據沙利文報告,2021年思摩爾在全球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約18.9%達22.8%,超過第二名至第五名的總和。報告還指出,未來5年全球電子霧化設備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復合增長率可達24.6%。
思摩爾國際董事長兼總裁陳志平表示,雖然思摩爾目前獲取了較大的全球市場份額,但對整體市場而言,只是滄海一粟。他認為,霧化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核心是通過深入的技術創新,在安全性和口感提升上實現根本性的體驗突破。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思摩爾今年將實現霧化產品的全品類布局,今年將在海外進軍一次性品類,在醫療、美容領域進行新的探索與布局,公司正與國內外知名團隊合作研發醫療、美容等相關產品,打造第二曲線。
“醫療、保健、美容是思摩爾國際正在大力布局的方向,已經研究了很久了,其中在霧化美容領域已研發了相關產品,正在規劃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出,而霧化保健方面還停留在研究上。”邱凌云稱,預計醫療、美容等業務在2023年的業績上會有所表現,未來公司會形成電子煙、醫療、美容、健康等全方位的霧化格局版圖。
此外,思摩爾國際財報顯示 ,公司2021年12月通過參與公開拍賣的方式,斥資約人民幣9.77億元于深圳市寶安中心區買入一商業地塊,面積約為6,641平方米,用于其總部辦公樓的建設。該地塊占期末總資產的約4.3 %。思摩爾國際全球總部項目于2022年第一季度啟動,總投資19.8億元,初步計劃于2026年底建成。
3月31日,思摩爾國際股價大跌,截至收盤,報18.80港元,跌幅13.761%,總市值達1130億港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