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日前獲批發布,并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對電子煙的設計、原材料使用、組建、技術要求等多方面做出規定,標志著此類產品正式進入“有標可依,有據可管”時代。
一段時間以來,電子煙的所謂生產標準,基本都是企業或代工廠家自定,隨意性很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市面上大概有上萬家相關企業。萬企千標孳生大量行業亂象。產品標注缺乏規范、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危害提醒幾乎空白,大多數電子煙處于無產品標準、無質量監管與無安全評價的“三無”狀態。如今國標出臺,從源頭上給電子煙生產明規立矩,有望將“三無產品”從源頭出清。
必須明確,吸食電子煙同傳統香煙一樣影響身體健康,亦有成癮風險,因此必須要管起來。這些年,從工信部修改《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明確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有關規定執行;到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電子煙管理辦法》,全面禁止銷售煙草口味以外的調味電子煙,并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一條涵蓋生產、銷售、管理的監管體系正逐步成型,讓“看得見、管得了”成為可能。
當然,有標可依只是第一步,標準落地仍需全社會齊抓共管。行業和企業切實遵守相關規定,相關部門依規加強監管,媒體、學校和家庭加強科普電子煙可能帶來的危害……多措并舉,久久為功,才能讓規定“長出牙齒”,遏制“果味”電子煙大行其道迷惑青少年、花式電子煙“包圍”中小學這樣的亂象再蔓延。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希望隨著長效監管機制落地,引導更多人理性認識電子煙,養成自覺少抽煙、最好不抽煙的生活習慣。管好電子煙、有效控好煙,關系到全民特別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