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進入了“有標可依”的時代!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準《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自10月1日起實施。據悉,文件規定了電子煙設計與原材料要求、技術要求,詳列了針對電子煙煙具、霧化物等的試驗方法,并就電子煙產品的標志及說明書作出了明確要求。
作為卷煙等傳統煙草制品的補充,電子煙曾一度身披“時尚”“健康”“戒煙”的標簽俘獲眾人心。電子煙果真如宣傳所說“無毒無公害”?須知,尼古丁等有害物質仍是各類煙草制品的核心消費成分。與卷煙相比,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隨意性較強,部分產品存在煙油泄漏、劣質電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質量安全隱患,其高風險性不容忽視。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商家以花式宣傳掩蓋吸煙危害,通過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介變相售賣電子煙。而且,“加味”成為不少店鋪招攬青少年群體的新招數,市面上充斥著諸如薄荷味、糖果味等新式口味的電子煙。利用監管漏洞,有的人甚至往煙油里添加違禁的毒品成分,更有甚者在朋友圈大肆兜售大麻電子煙等違法品。
電子煙應告別“野蠻生長”已成社會共識,并逐漸得到官方的認可與支持。從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標準,到《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兩次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再到今年10月1日新規將正式落地實施,公眾親歷了電子煙“有標可依”的進階之路,更感受到了有關部門的擔當作為。
強制性國家標準不僅要制定好、宣傳好,更要使用好、監管好。這就要求相關責任主體積極作為,電子煙生產企業要嚴格對標對表找差距、補短板,認真提升各環節的生產質量;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行使好檢查、監督職權,以看得見的硬舉措守護好煙草市場的健康運行。“吸煙有害健康”,針對中國煙民數量超3億的現狀,給電子煙立規矩是一方面。此外,或許我們能從去年的世界無煙日主題——“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中找到另一番啟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