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子煙備受市場歡迎,在青少年群體中尤甚,胸前掛支電子煙,成為很多年輕人眼中的潮流和時尚,青少年吸電子煙現象不容忽視。
4月26日,湖北咸寧溫泉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與咸安區煙草專賣局相關部門在溫泉城區開展聯合檢查,突擊對校園周邊商業網點等場所集中開展電子煙清理整治行動。
整治行動中,聯合檢查組對溫泉城區電子煙銷售網點、電商平臺、門店、煙草經營戶進行了全面排查,重點對校園周邊的超市、商鋪、KTV、酒吧、網吧等場所開展了集中整治,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同時檢查組在各個門店商鋪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標語、現場宣講法律政策和“上頭電子煙”新型毒品防范知識,要求經營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售賣電子煙及其他香煙制品,并鼓勵經營戶及群眾積極舉報販賣銷售“上頭電子煙”違法犯罪線索。
此次聯合檢查行動,共檢查經營戶18家,對檢查中發現的臺賬記錄不規范等問題,當場責令限期改正,1戶超范圍經營,責令變更經營范圍。暫未發現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違法行為。
下一步,溫泉分局將攜手煙草、市場監管等部門,持續開展專項檢查,充分發揮部門合力,嚴厲打擊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等違法行為,切實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由于電子煙的抽吸方式和傳統煙草不太一樣,不少人以它相較于傳統煙草更健康,于是放心、大膽地抽了起來,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有著與卷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它通過煙彈將煙液導入到霧化器中去,再由電池發揮通電的作用,傳遞到霧化器,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后,讓用戶吸食。
電子煙的液體中通常含有尼古丁和調味劑,以及其他添加劑,還包含有害和潛在有害成分,包括可吸入肺深處的超細顆粒、調味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重金屬等。
普通電子煙都對身體有害
更別說帶毒品的“上頭電子煙”了
“上頭電子煙”添加了一種人工合成的大麻素,吸食后會讓人產生一種類似吸食大麻的感覺,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染上了毒癮。此類電子煙大多是在網上售賣,不法分子假借電子煙添加違禁的毒品成分,宣稱可以讓人“合法上頭”“合法飛行”,更具有成癮性和迷惑性,對人體危害極大。吸食后會出現頭暈、嘔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應,濫用會出現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情況。
為解決目前電子煙市場與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消費者合法權益,3月1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電子煙管理辦法》。4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10月1日正式實施)。針對公眾關注的一系列電子煙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煙草專賣局昨天專門進行了解答。
水果等調味電子煙及
無煙堿電子煙禁售
《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對年輕人頗具吸引力的果味、花香味、甜味等各類調味電子煙成為過去式。
而電子煙國家標準則特別提出規定,電子煙是“用于產生氣溶膠供人抽吸等的電子傳送系統”,將不含煙堿的電子煙納入電子煙定義范圍。鑒于水果、食品、飲料等調味電子煙和無煙堿電子煙對未成年人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容易誘導未成年人吸食,標準明確規定不應使產品特征風味呈現除煙草外的其他風味,并明確要求“霧化物應含有煙堿”,即不含煙堿的電子煙產品不得進入市場銷售。
電子煙強制標準10月實施
為企業特設5個月過渡期
電子煙國家標準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正式實施后,市場上銷售的電子煙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考慮到電子煙國家標準發布后,電子煙生產企業需要根據標準要求對產品進行合規性設計,完成產品改造,并向有關部門申請產品檢測和技術審評等工作,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設定了5個月的實施過渡期。過渡期內,2021年11月10日前既存的電子煙生產經營主體可繼續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并應按照要求申請有關許可證及產品技術審評等,對產品進行合規性設計,完成產品改造。過渡期到2022年9月30日結束。在實施過渡期期間,電子煙生產企業要盡早實現產品達標。
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
6月15日上線
電子煙將有全國統一交易管理平臺。
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是規范電子煙市場秩序、促進電子煙產業有序運行的重要環節。交易管理平臺上線運行后,取得煙草專賣相關許可證的電子煙相關生產企業、批發企業和零售市場主體,通過技術審評的電子煙產品等,均應在平臺上進行交易。自2022年6月15日起,取得煙草專賣相關許可證的電子煙相關生產企業、批發企業和零售市場主體,將逐步在平臺上進行交易。
發現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可撥12313舉報
發現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生產銷售偽劣電子煙產品、通過信息網絡銷售電子煙等有關違法行為,可以撥打12313煙草市場監管服務熱線或通過各地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政府網站公布的舉報渠道提供違法行為線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將依法核實處理,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