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部分省市煙草專賣局先后下發《電子煙零售點布局規劃》公告。根據公告內容,從業者最為關心的派證事項有所調整:1.申辦時間因地制宜,如浙江已明確5月25起開始受理申請;2.派證總量相對征求意見稿有微調,如湖北新增9張;3.各省市管轄的各地區至少派發2張許可證。
之前各地征求意見稿發布期間,“個別區域是否派證過少?”就曾引起行業熱議。如今下限雖然有所提高,但在一地只有兩家店能夠確定留存的情況下,似乎預示著部分下沉市場門店將就此退出行業。
格物為此與河北、新疆、安徽、山東、黑龍江等多地的下沉市場店主進行了交流,發現在門店的倒閉潮下,當前的派證數量已基本能覆蓋專賣店數量;而有機會留存的店主,則準備通過遷店、親自看店等方式縮減成本;而對下沉市場的未來,大部分店主態度較為悲觀。
派證數量與門店數量大體匹配
在《下沉市場電子煙生態:從烈火烹油到轉折關頭》這篇文章中,格物曾指出彼時下沉市場電子煙店的生存狀態:在品牌高額補貼的利誘下入局,卻因門店數和客群數不匹配、品牌聲量不足、贏家通吃等問題陷入經營困境。
而春節過后,上述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門店倒閉潮依舊,并一直持續至今。河北某縣店主告訴格物,“原來在我們這個小商圈一共有7家門店,前不久倒閉了一家。煙草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走訪時還告訴我,其中幾家店已經沒有實際經營了。"
閉店潮的結果是,在很多區域,留存的門店數量和派證數量基本能達成匹配。這與各地點位布局規劃中強調的“各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消費行為習慣等因素,確定所轄行政區域內電子煙零售點的規劃數量,實施動態管理”原則是相符的。
黑龍江某縣店主一直對當地門店數量保持密切關注,他對格物表示,“我們這里給了6張證,完全能覆蓋門店數量。在鼎盛時期,根據我的了解,全縣門店數也不會超過10家。現在好多門店沒有正式關停,但實際開業的可能要折半了。"
安徽合肥某縣店主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根據點位規劃,我們這里一共會發放19張許可證,煙草的工作人員曾經透露過,目前本縣門店數量共有27家。理論上覆蓋不了全部,但在年底的一次摸排中,已經有多家門店因為不正常經營被刷掉了。"
按照甘肅的點位規劃,某縣只下發兩張零售許可證,不過該地一位店主坦言,“我們縣里長期活躍的電子煙店,其實一共只有3家,店主相互之間都認識,據我了解,三家繼續做的意愿都不算高,不排除在拿證之前就會轉行。"
廣東某店主則對派證數量感到訝異。“我們整個縣的門店數量不會超過10家,一共發證26張,沒有看懂這背后的深意。”
親自守店,邊走邊看
在《店主留存意愿調查:六成繼續堅守,兩成徹底轉行》一文中,有超過62%的店主向格物表示,長久以來業績低迷的狀況,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這導致大多數店主滋生出一種悲觀情緒:哪怕能夠拿到零售資質,也不排除轉行的可能。
“拿證后再觀望一陣兒”,成為一種普遍心態。而目前已有不少下沉市場的店主,提前開始觀望,主要表現為三種狀態:多店店主關停一部分門店、商場店主謀求轉成街邊店的可能、裁員降本。
門店位于廣東某村的店主告訴格物,目前他的其中一家門店,已經向外張貼招租告示。“考慮了很久,還是決定關停一家店,目前還沒決定離開這一行。但小地方的消費力畢竟有限,如果未來幾個月業績太差,同時開幾家店,可能會賠掉底褲。”
在試抽失去合法性的情況下,搬離商場,已經成為眾多商場店主的目標。“其實在我們縣城,商場和步行街是最能聚焦客流的地方,不過長遠來看,商場店的性價比可能不高。公眾場合不能試抽,疫情導致商場反復開閉,租金成本偏重都是原因。”吉林某鄉店主告訴格物。
不過在辦證前夕,遷店導致工商信息的變更,是否會讓門店失去申辦首批證的資格,大多數店主仍有顧慮。“轉到街邊一定是趨勢,不過現階段還是不能冒險,萬一拿不到證,失去售賣資格,那就得不償失了。”一位店主對格物說。
而根據格物了解到的信息,浙江、天津紅橋區已經明確,成功申報的門店,變更門店地址并不會影響首批零售許可證的發放。
親自守店也成了好多下沉店主的選擇。“對于我們縣鄉店來說,人力成本算可控,但相應的,業績天花板也比較有限,所以根據我的觀察,這段時間大家都有勸退店員的跡象,局勢不好的話,方便之后退場。”河北某縣店主在守店多日后表示。
對于下沉市場門店的未來,在與格物溝通的店主之中,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
看好的一方,觀點大同小異。“過去因為品牌的狂轟濫炸,市場容量有限的下沉市場也出現了門店過剩的情況,但零售許可證下發之后,留存的門店數量將和當地的消費力基本匹配。這樣留下來的門店,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而反方認為,“下沉市場規模有限,對新事物接受程度低等天然的局限性沒有改變。除此之外,電子煙回歸煙草風味,這對于卷煙流行度高的縣鄉來說,意味著電子煙的轉化方式要更多集中回歸減害性上。"
不過無論是正反方,都對格物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下沉市場店好不好做,其實與是否位于下沉區域無關,如果將來從業者難以堅持,一定是口味無法吸引復購、門店毛利率過低等行業共性問題導致的。”
“到現在這個階段,基本都沒了執念,堅守和退出都沒什么值得歌頌和遺憾的。”一位店主對格物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