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丈夫吸煙夫妻倆同患癌#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前三。新聞中,河南一名女子的丈夫長期吸煙患上肺癌,而她自己長時間吸二手煙、三手煙后,也患上了肺癌。
消息發布后,讓人深感惋惜的同時,不少煙民表示出了擔憂,于是有人提出用電子煙替代傳統煙,雖然還是危害健康,但至少不會影響周圍的人。抽電子煙就沒有二手煙問題了嗎?記者邀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病學研究室專家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掃清理解誤區。
專家觀點
電子煙依然有二手煙問題
“電子煙就沒有二手煙?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病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陳俊表示,由于抽電子煙時沒有燃燒后產生的測流煙霧,只有吸電子煙的人呼出的氣,相比之下煙氣和味道確實小了些,但它依然存在二手煙的問題。
據陳俊介紹,電子煙煙液霧化后產生的顆粒,固體顆粒含量很少,主要以氣溶膠或液態顆粒為主。但是電子煙畢竟含有有害物質,即使呼出的是大家說的“水蒸氣”,同樣也含有這些有害物質,空氣中尼古丁、甲醛、乙醛、PM1.0、PM2.5等物質的濃度,都比沒有電子煙的環境中高很多。
陳俊表示,雖然現在對電子煙的“二手煙危害”還沒有確切的研究結果,但這并不等于說電子煙沒有二手煙,更不能說電子煙的煙氣就對人體沒有影響。
相關規定
本月起 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
近來,電子煙問題已經引發越來越多市民的關注,相關部門也在通過各種方式給予規范。今年,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了《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從今年5月1日起,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同時規定,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專門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電子煙產品銷售網點。
與此同時,今年4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于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中國電子煙長時間以來無國家標準生產階段的結束,對行業具有重要意義。該標準提出,電子煙霧化物中的煙堿濃度不應高于20mg/g,煙堿總量不應高于200mg,并要求煙具應具有防兒童啟動功能和防止意外啟動的保護功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