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了“煙”的身份,更容易規范廠家的生產銷售行為,避免誤導甚至引誘年輕人邁出不該邁出的第一步;對于抽煙者來說,更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同樣是一種保護
作為一名電子煙用戶,我最近一直在為“貨源”暗自發愁,果味電子煙彈越來越難買,電子煙全面“禁甜”的日子越來越近,未來我該怎么辦?是抽回傳統卷煙,還是就此戒煙?日前看到一篇報道,于我心有戚戚焉——中國電子煙即將告別調味時代,會否勸退部分消費者?
報道里提到,3月1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了《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這一規定自5月1日起施行。4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GB 41700-2022《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對電子煙的口味進行了嚴格限制,并設定了5個月的實施過渡期,10月1日起實施。
對于電子煙用戶來說,這些時間節點早已爛熟于心,這不僅意味著一個行業的深幅震蕩,同時也意味著一群人的生活消費習慣將作出調整。先來回答一下這篇報道提出的問題,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電子煙告別調味時代,肯定會勸退部分消費者。原因很簡單,有些電子煙用戶只是“消費者”,不是“抽煙者”。
我剛開始抽電子煙的時候,總有朋友問我為什么戒煙了。我會不厭其煩地解釋,我并沒有戒煙,只是換了一種抽煙方式。是的,在我心中,電子煙也是煙,無論它是否可以燃燒冒煙。但是,有不少人并不這樣認為,甚至一些電子煙廠商也故意混淆這樣的概念。每次去店里購買電子煙彈,我總忍不住向相熟的店員吐槽廠家的銷售策略是在“找死”,店員也只能訕笑著連連稱是。我當然知道這種吐槽毫無意義,但看到花花綠綠的產品包裝,以及不時可見的稚嫩面孔,我也會忍不住焦慮:以年輕的“消費者”為目標,不僅會傷害那些本不抽煙的年輕人,而且難免“連累”真正的抽煙者。
我抽電子煙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種抽煙方式可以減少二手煙,給家人孩子造成的影響更小。抽煙有害健康是一個無需贅言的基本常識,對于抽煙者來說,選擇什么樣的抽煙方式,無非是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個人抉擇。但對于年輕的“消費者”來說,情況大不一樣。當電子煙被裝扮成“時尚單品”,同時輔以各種新奇口味的時候,欺騙性和誘惑性大大增強,以至于使一些年輕的消費者渾然不覺自己在“抽煙”。“電子煙正在成為青少年的第一口煙”,每次看到這樣的報道,我都會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手中的電子煙也因此沾染了“原罪”。
無論是從保障青少年權益,還是從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看,將電子煙納入煙草體系監管,同時明確相應的技術標準和管理細則,都是必要而必須的。既然是以“煙”的方式進行銷售,就必須接受煙草監管。更重要的是,明確了“煙”的身份,更容易規范廠家的生產銷售行為,避免誤導甚至引誘年輕人邁出不該邁出的第一步。對于抽煙者來說,更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同樣是一種保護——不管電子煙的口味如何多變,如果不能剔除其中“雜味”,都不免會使人心里不是個滋味。
坦白說,煙草味電子煙的味道并不好,不僅“消費者”嗤之以鼻,多數抽煙者也不感冒。僅此一點,電子煙告別調味時代,就足以勸退那些湊熱鬧的“消費者”。至于抽煙者,也將因此迎來另一次選擇——硬著頭皮抽下去,還是就此轉身告別抽煙?
于我個人而言,我大概率會選擇戒煙。因為健康的身體,比什么都重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