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時尚”“健康”的電子煙曾吸引許多的煙民,甚至部分非煙民嘗試吸煙。
2022年3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這一規定自5月1日起施行。4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對電子煙的口味進行了嚴格限制,并設定了5個月的實施過渡期,即原有調味電子煙產品可以銷售到9月30日,暫不得投資新設電子煙生產經營企業或擴大生產能力,不得新設電子煙零售點。
日前,極目新聞記者走訪武漢多家售賣電子煙的門店看到,水果味等調味電子煙仍有售賣,部分門店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但大部分從業者均表示,新規之下,電子煙轉型已經成為必然之選。
據媒體報道,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發布的《電子煙營銷及對青少年健康影響研究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青少年中,近半數在13—15歲初中階段第一次吸用電子煙,而過去30天吸用過電子煙的青少年用過最多的口味是水果味。
記者走訪留意到,幾乎每家電子煙門店內都放置有“未成年人禁止購買及使用”等標識,但同時也表示,可通過快遞或跑腿送貨上門。“未成年人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購買到電子煙。”一位家長向極目新聞記者表達了擔心。
28歲的市民彭女士原本并非煙民,兩年前她接觸電子煙,最常抽的是西瓜、藍莓、芒果等水果口味。
“感覺很炫酷,而且味道香香甜甜的。”彭女士代表了一部分吸食調味電子煙的群體。
極目新聞記者采訪發現,不少電子煙用戶只是出于“好奇”“好玩”而使用電子煙,并非真正的煙民。徐東一家店鋪的銷售人員稱,很多不習慣煙草味的顧客表示,如果以后買不到水果味電子煙,他們會考慮戒掉電子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