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哥倫布在新大陸時發現當地人吸食“奇怪的葉子”,煙草由此進入大眾的視野;相比之下,電子煙是新型吸煙方式,由2003年中國藥師韓力研制,逐漸風靡全球。
燃燒的煙草會產生煙霧,含有的致癌燃燒產物高達70余種,甲醛、乙醛的濃度是電子煙的9~450倍;而電子煙通過加熱電子煙液,產生氣溶膠,吸入肺中,不僅空氣污染較輕,也沒有燃燒產物,但并非完全不含致癌物,只是少于煙草。那么,電子煙是否更健康?能否通過使用電子煙來“戒煙”呢?
煙草對健康危害巨大,包括癌癥、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顯著上升,且“二手煙”使得吸煙者周圍人風險同樣增加。電子煙雖然危害較小,但也含有致癌物,對呼吸系統的不利影響和煙草相當,誤吸導致尼古丁過量時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電子煙社會接受度好、廣告覆蓋率高,但由于大多含有尼古丁,使用超過12個月時反而增加煙草復吸的風險,且長期使用會導致尼古丁依賴。2016年起,美國FDA已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