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電子煙國標2022年9底將結束過渡期正式落地實施,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不得排他性經營上市銷售的電子煙產品,要求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應當報經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等要求成為行業共識。
正值國內電子煙監管政策過渡期,南方都市報近期正式發布《中國(深圳)電子煙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作為主流機構媒體發布的首份電子煙垂直產業觀察報告,《白皮書》的發布恰逢時勢,不僅展示了深圳作為全球電子煙供應鏈中心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也為行業提供了在新階段中的合理指導。
南方都市報自2019年以來持續關注電子煙行業發展及政策動向,2021年,南都成立電子煙產業觀察課題組,開啟電子煙產業深調研,聯合產學研多方深入研究電子煙產業的發展現狀并重磅推出《2021中國(深圳)電子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聚焦深圳電子煙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主要圍繞產業發展歷史、產業規模、產業價值、深圳優勢四大維度開展研究,展現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現狀。
《白皮書》顯示,從2003年誕生,歷經近20年的技術迭代更新,電子煙已經成為少見的“中國發明、中國技術、中國生產”,并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的細分產業,形成了“中國制造、世界消費”的產業格局。據統計,全球90%的電子霧化器產自深圳,深圳儼然成為全球電子煙重要的集散地。
《白皮書》表示,盡管電子煙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爭議,但依舊需要看到它背后的產業價值以及對技術的探索。目前,電子煙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穩外貿、穩就業的重要力量。2021年,國內電子煙制造及品牌企業超過1500家,電子煙零售網點超過19萬家,電子煙供應鏈及周邊服務企業近10萬家。國內電子煙產業直接就業約15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400萬人,總計約550萬人。
作為深圳的優勢產業之一,電子煙及其背后的霧化科技產業,是一條技術自主可控、產業欣欣向榮的賽道。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產業競爭,不應將產業蛋糕拱手于人。
同時,《白皮書》也注意到,電子煙的產業價值在官方的產業規劃中得到進一步凸顯。深圳寶安區今年3月出臺的《關于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支持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鼓勵新型電子霧化設備等特色優勢產業企業集聚發展”,并對建設電子霧化設備專業園區的實施主體以及對新型電子霧化設備等特色優勢產業企業給予支持獎勵。
今年以來,電子煙行業的監管政策相繼落地。5月1日,《電子煙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落地;10月1日,《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也即將實施落地。至此,電子煙行業迎來“有法可依、有標可循”的新發展階段。在監管政策的護航下,行業的長遠發展也有了更加穩定的預期。
《白皮書》也對監管政策的變局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建議:堅持市場化原則,讓企業在競爭中保持活力;推動電子煙產業鏈大循環落地深圳;在企業出海、謹防產業鏈外遷、減害等基礎研究、未成年人保護等方面,為電子煙企業給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對產業未來發展做出了相關研判。
在《白皮書》“深圳電子煙產業鏈優勢”部分,課題組以供應鏈龍頭企業和電子煙頭部企業為研究案例,全面剖析了深圳電子煙產業頭部企業帶動全產業鏈的集聚效應,并從技術創新和全產業鏈價值布局維度。
《白皮書》指出,創新是電子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深圳發展的第一動力。目前全球 87.3%的電子霧化煙公開專利均屬中國,中國始終保持科研創新領先優勢。
同時,深圳已形成“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的電子煙全產業鏈循環。
此外,《白皮書》重點從品牌、研發、生產、社會責任等多角度,肯定了企業的“全鏈條”能力。在碳中和工作方面,通過將廢棄煙彈作為輔料用于水泥生產,推進全產業鏈碳中和,在行業內具有突破意義。
最后,《白皮書》也認為,作為實體行業中的輕制造業,國內電子霧化設備從零起步到如今形成“中國制造,世界消費”的產業格局,未來前景相當可觀。隨著電子煙監管政策不斷發布落地,電子煙行業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從業者積極響應,全面開啟品牌升級,加速科研創新與全產業鏈硬實力,將有助于品牌監管過渡期平穩轉型,并為后期長期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