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一些自認為是女同性戀的有色(少數族裔)人種少女比他們的白人或異性戀同齡人更有可能使用電子煙。
賓夕法尼亞大學安納伯格傳播學院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2015年至2019年間對38,000多名美國青少年進行的調查數據,著手發現電子煙可能在某些青少年群體中的流行。
他們對女孩和電子煙的了解與他們根據先前對電子煙廣告和年輕女性的研究提出的假設一致。
該論文的合著者、耶魯大學博士后研究員JuhanLee表示,他不僅想研究年輕人中電子煙的使用如何因種族和性取向而異,而且還想研究處于這些身份交叉點的青少年中電子煙的流行程度。
Lee說,填補這一研究空白至關重要,因為非白人和LGBT(性少數群體)美國人更有可能看到電子煙使用和傳統吸煙的營銷并參與其中。
該研究發現,18.2%的黑人女孩被認定為女同性戀者表示她們目前正在使用電子煙,而7.1%的黑人女孩被認定為異性戀。被認定為女同性戀的多種族女孩吸電子煙的比例也比異性戀女孩高出6個百分點。
但自認為是異性戀的白人少女比自認為是女同性戀的同齡人更有可能吸電子煙。
在男孩中,異性戀白人男孩報告的當前電子煙使用率最高,為17.5%。研究發現,在非西班牙裔、黑人和白人男孩以及報告其他種族身份的男孩中,將異性戀以外的任何取向認定為“潛在的保護作用”。換句話說,這些群體不太可能使用電子煙。
李說,目前還不清楚為什么存在這些差異,以及為什么男孩不像女孩那樣受到影響。該論文的另一位合著者、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dyTan先前的研究表明,自稱為LGBT的年輕成年女性更有可能接觸到電子煙廣告。這可以解釋該人群中較高的電子煙使用率。
其他研究表明,LGBT人群經常報告吸煙是為了應對歧視和邊緣化的壓力,Lee說。這也可能轉化為電子煙。
「有很多關于性取向的仇恨言論,」他說,并指出幾個州通過或考慮禁止在學校討論性取向或性別認同的法案。「這可能會給認定為性少數群體的人帶來壓力。」
譚說,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為什么存在這些差異,但對于政策制定者來說,在解決青少年吸電子煙現象的增加時,解決結構性種族主義和歧視至關重要。
費城是已經采取行動減少青少年購買電子煙的幾個城市之一,以及在吸煙產品和廣告高度集中的低收入社區的煙草使用和廣告。
譚說,推廣電子煙預防計劃也很重要,而不僅僅是針對已經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
「我們確實需要政策和決策者首先解決導致這種情況的潛在結構性因素——導致壓力增加的同性戀恐懼癥和反LGBT歧視性政策會加劇健康差異,」他說。「他們不僅要解決與煙草使用相關的政策,還要解決結構性、歧視性政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