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電子煙已實施兩個月,合法電子煙銷售慘淡,背后一大原因是大量非法電子煙泛濫。監管部門應該保護合法電子煙從業者的利益,打擊非法電子煙。
新國標10月1日實施后,合規企業不能生產銷售果味電子煙。但由此,一個龐大的電子煙黑市出現,“三無”電子煙通過各種途徑到達消費者手中。現在電子煙產品形態已有所變化,換彈式電子煙失寵,奶茶杯、可樂杯大行其道,這是口味豐富、煙油含量高的一次性電子煙,價格更為低廉,這些黑市電子煙質量差,做工粗糙,但是價格低廉,可以迎合消費者需求。
國標電子煙很難賣得出去。一方面是因為現在只能賣煙草口味,此前果味電子煙消費占比90%以上,要讓消費者更改消費習慣是比較難的事情,果味電子煙從口感上更符合人的天性,改抽傳統香煙或者煙草味電子煙則會有苦感,引起味覺不適。
另一方面是因為價格。10月25日,財政部等發布《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電子煙生產(進口)環節的稅率為36%,批發環節的稅率為11%,自2022年11月1日起執行。這導致電子煙終端售價中含稅達到40%,消費者每花費100元買電子煙,40元都是稅,導致終端售價普遍上漲30%以上。這讓消費者很難接受。
更改電子煙口味為煙草味是為了在口味上拉到真煙的水平,減少抽煙者數量;對電子煙收消費稅向傳統煙草看齊,增加政府稅源。客觀來看,新規嚴重削弱了國標煙的競爭力,監管者需要有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護從業者的利益。
電子煙制作技術門檻并不高,個別未獲得準入資格的從業者,有動力制作水果味電子煙到黑市流通,終端門店銷售國標煙困難,到門店的消費者詢問是否有果味煙銷售,如果沒有果味就不購買。為了生存,店主有動力迎合消費者需求,推售水果味電子煙。
非法電子煙銷售不用考慮稅收問題,不含稅的產品很容易將含稅產品趕出市場。化妝品和香煙類似,終端售價中很大一部分是消費稅,不含稅的化妝品就可以賣得很便宜,是免稅店的主力產品。
在口味和價格的雙重影響下,正規國標廠家銷量下降,空出來的市場讓給了非法電子煙。正規電子煙沒有辦法和這些非法產品競爭,他們遵紀守法,卻要讓出市場,而違法亂紀者卻可以持續蠶食市場。
電子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從業者眾多、廠家眾多,技術門檻并不高,在自由競爭時代,這些從業者沒有辦法打敗知名企業,但是在正規企業遵守政策的當下,手腳被捆縛,這些非法從業者只要生產出來產品,就不愁銷路。
電子煙目前已屬于專賣物品,根據刑法規定,不具有相關資質而販賣電子煙的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
目前各地查處了不少非法電子煙,說明在利潤的引誘下不少人在鋌而走險,這些政策還沒有震懾到非法電子煙經營者。
缺少競爭力的合法電子煙企業,只能依靠監管層打擊黑產電子煙來獲得一線生機。如果沒有監管者強力保護,黑產電子煙將大行其道,更不利于保護未成年人和消費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