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作為一種新型煙草制品,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興起。其以霧化形式產生煙霧,相較于傳統卷煙,被認為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減害性,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對青少年的吸引力、潛在健康風險以及市場無序競爭等。
因此,加強對電子煙的監管成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合理的監管政策不僅有助于保障公眾健康,維護市場秩序,還能推動電子煙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01、國內外電子煙的監管現狀
在國內通過多方面舉措構建起較為完善的電子煙監管體系,如近期出臺的《電子煙管理辦法》,從生產、銷售、進出口等各環節明確規范,嚴格市場準入,包括生產企業與零售業務的許可審批,限制調味電子煙銷售,建立抽檢抽測制度加強質量監督,要求通過統一交易管理平臺規范交易行為,并且著重保護未成年人,禁止向其售煙并設置相關標識與身份查驗要求等。
而在國外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逐步加強對電子煙的監管,例如美國將電子煙納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監管范疇,要求電子煙產品上市前需獲得授權,對產品成分、包裝、廣告宣傳等均有詳細規定,尤其關注青少年使用問題,推行如限制調味電子煙銷售范圍等措施以降低吸引力。
歐盟則制定了一系列復雜的指令與標準,涵蓋電子煙設備安全、煙油成分限制、標簽警示要求等,各成員國在此框架下進一步細化本國監管政策,部分國家對電子煙征稅并嚴格控制銷售渠道。
此外,在其他國家,如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分別出臺了諸如限制尼古丁含量、規范廣告宣傳、要求產品認證等相關監管政策,總體呈現出各國根據自身國情在不同側重點上對電子煙進行規范管理的態勢。
02、電子煙監管面臨的挑戰
1.監管能力不足
隨著電子煙產業的快速發展,監管部門的監管能力跟不上市場的發展,導致了監管缺位和治理難度的增加。監管部門需要更多的情報分析、偵察、市場數據調查等多專業的人員和技術支持。同時,監管部門的人員和技術力量不足,無法滿足電子煙市場監管的需求
2.未成年人保護
電子煙對未成年人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容易誘導未成年人吸食,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影響成為監管的重要挑戰。雖然多個國家已經出臺相關政策,嚴格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年齡驗證機制和監管手段,以及一些商家不遵守法規仍需未成年人銷售,導致青少年的電子煙使用率呈現上升趨勢。
3.技術標準難以統一
電子煙行業技術發展迅速,產品種類繁多,涉及到霧化器、電池、煙油等多個部件和成分。不同企業生產的電子煙在技術參數、質量標準上存在較大差異,這給監管帶來了諸多困難。
例如,煙油的成分復雜,目前對于其中各種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尚未完全統一,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標準也不盡相同。
4.市場監管問題
隨著電子煙監管打擊力度的加大,非法電子煙生產轉入地下,鑒別難、鑒定難和監管難成為市場監管的主要問題。并且一些無證經營的“黑市”電子煙產品在市場上流通,這些產品來源不明,質量無法保證,可能含有超標的有害物質。
部分商家通過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隱蔽銷售,逃避監管。由此市場監管部門需要開展全面摸排,建立臺賬,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03、電子煙監管的全面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
為了促進稅制公平統一,更好發揮消費稅引導健康消費的作用,可據電子煙的產品特性、市場價格和消費群體等因素,確定合理的稅率水平。并且進一步細化電子煙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監管主體的職責和權限,加強對生產、銷售、進出口等各環節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二)強化技術監管手段
加大對電子煙技術研發和監管技術研究的投入,建立統一的電子煙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對煙油成分、霧化器性能、電池安全等關鍵技術指標的檢測和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限值。
(三)推進國際合作與協調
積極參與國際電子煙監管規則的制定,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在電子煙監管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通過雙邊或多邊協議,推動各國監管政策的協調統一,減少貿易壁壘。
(四)加強公眾教育與宣傳
通過多種渠道開展電子煙危害及監管政策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電子煙的認識和防范意識。在學校開展健康教育課程,向青少年普及電子煙的危害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引導青少年遠離電子煙。
此外,利用媒體平臺,如電視、廣播、網絡等,宣傳電子煙監管政策和執法成果,曝光違法違規企業和產品,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電子煙監管的良好氛圍。同時,鼓勵公眾積極參與電子煙監管,如舉報違法違規行為,形成社會共治的格局。
電子煙監管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涉及到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國際合作以及公眾教育等多個方面。當前,我國及國際上已在電子煙監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通過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強化技術監管手段、推進國際合作與協調以及加強公眾教育與宣傳等全面策略的實施,有望構建更加科學合理、嚴格有效的電子煙監管體系,保障公眾健康,促進電子煙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電子煙帶來的負面影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