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煙,在今天生活里。我們隨處可見。各種牌子價格的香煙,商店里、超市里珠琳滿目。到處都是煙民,大街小巷、村頭巷尾,隨時隨地的可以看見有人吸著煙,吞云吐霧。悠哉悠哉,一副欲仙欲飄的樣子!
曾經聽過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鐵路道班里的一名養路護路的工人,煙癮特別大,喜歡抽土煙,也就是今天街上賣的那種沒有過濾嘴的煙,用紙卷起來吸的那種,他吸煙跟平常人不同,一般人用煙紙卷一小截來吸,他喜歡用報紙卷一大筒來吸,他一吸煙滿房子都煙霧纏繞,而且煙味特別濃,特別大,可以熏死蚊子,像燒柴火一般。手指熏得黃黃的,說話嗡聲嗡氣,逢人就宣傳他吸煙的理論:人窮志不窮,抽煙要大筒。
唐朝以前是沒有人吸煙的,也沒有所謂今天的煙民,煙這種毒草,含有尼古丁,可以刺激人體神經,使人感到某種舒服感,久吸則產生依賴形成煙癮。源產于中美洲,隨傳教士利馬竇傳于中國,開始在皇公貴族間流行起,一時間朝庭上下。紛紛仿效,人人吸煙,那個時候是吸的不是我們今天的卷煙,也不是電視上的旱煙,是鼻煙,是泊來品,極其珍貴,是身份和地位的像征,那個時候朝野上下有身份的官員,達官貴人,人人都攜帶一個裝鼻煙的煙盒,下朝的時候官員們都涌到長廊外,停子間。從寬大的朝服里掏出一個小盒子,湊到鼻子間吸幾口,時間一長以致于大部分的官員的鼻子上下都被煙的焦油薰得黃黃的,很是不雅觀,朝廷只好規定不準吸鼻煙,這點小規定當然難不到朝廷的官員們,上了煙癮的官員們很快想出了其他的辦法,有人用竹子做成一種吸煙的工具,竹頭盛上煙,點燃來吸,竹筒子下掉一個盛煙的盒子,盒子里裝著煙絲,配上各種漂亮的飾品,制成了旱煙袋。于是鼻煙變成了旱煙。
隨著香煙逐漸流于民間,老百姓們開始種煙以滿足生活中自己吸煙的需要,由于煙這草毒草適應能力極強,極易成活和種植。到宋朝便形成了大批煙民,吸煙開始風行起來。
明清時期盛行水煙,聽老人說他爺爺的爺爺就抽水煙,有一個很漂亮的水煙袋,沒事的時候就座在家里的門檻上一袋一袋地抽,小時候最怕的就是他的水煙袋,一水煙袋敲下來頭上都會起一個小格瘩,老人說挨了幾次煙袋,心里怕得要命,曾幾次企圖把他爺爺的爺爺煙袋偷出來扔掉,但每次都不成功,發現后屁股被揍得山響,水煙袋反而被藏得更緊了。只好作罷!爺爺的爺爺去世后煙袋也不知道弄到那兒去了。而這個時候他的爺爺開始抽紙姻,也就是今天大家抽的沒有過濾海綿頭的卷煙。
今天的我們也同樣還抽著各種各樣牌子的煙,而且比以前更高級,但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對煙的認識越來越多,吸煙的危害以及會引發多種疾病的痹端,逐漸達成共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很多的人開始逐漸放棄吸煙,開始戒煙,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吸煙這種不好的壞習慣將逐步被人拋棄,成為記憶,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