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隆重的見面禮便是相互敬煙。他們吸煙,更崇尚鼻煙。蒙古人交際,其禮儀多沿清制:一遞哈達,二遞煙壺,三問安,四裝煙,五打簽……來客人時一聲招呼之后,主人把狗趕開,迎入客座,問好第一聲便是“臺佩呢”(請吸煙)。于是客人掏出長煙袋,主人替他裝好煙,打著火,客人吸一會,說一陣贊美煙味芳香的話。然后,再由客人道一聲“臺佩呢”。這時,無論男女,只要是在蒙古包中的,都掏出煙袋,客人都給裝上煙,打著火,主人把客人剛才說的煙味芳香的話照樣說上一回來贊美客人的煙草。吸過了這兩道煙,才是開始談正事。
不過,蒙古族最講究的還是鼻煙。遞鼻煙壺是蒙古族人古老的習俗,也是最普通的相見禮,以表示敬意、友好。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致的裝著鼻煙的鼻煙壺。遞鼻煙壺也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相見,要用右手遞壺,互相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然后各自倒出一點鼻煙,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聞煙味,品畢再互換。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要微欠身,用右手遞壺,晚輩跪一足,用兩手接過,各舉起聞嗅,然后再互換。
對蒙古族同胞喜嗅鼻煙的傳統,較為流行的解釋是因為蒙古族人常年生活在人煙稀少的大草原上,在馬背上和帳篷里度過他們的時光,不便于用煙筒抽煙,鼻煙和鼻煙壺就成了他們的隨身之物。為適應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們還要求鼻煙壺必須堅固,不怕摔,常以木頭或金屬制成,壺塞以銀鏈拴結在壺的肩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