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90年代武漢火柴廠出品的“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之“伯牙”。
②上世紀90年代武漢火柴廠出品的“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之“左思”。
③上世紀90年代武漢火柴廠出品的“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之“劉琨”。
④上世紀九十年代武漢火柴廠出品的“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之“嵇康”。
⑤上世紀九十年代武漢火柴廠出品的“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之“董庭蘭”。
古往今來,善琴藝者名家輩出。在我國火柴企業出品的火花中,我們就可一睹眾多古代著名琴藝大師的風采。如上世紀90年代武漢火柴廠出品的“中國古代音樂家”火花,全套66枚,共展現了我國古代66位著名音樂家,其中琴藝大師就有30多位。
早在先秦時期,琴藝便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普及。據記載,儒學創始人孔子能操琴唱詩經三百首,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更是名傳千古,而師曠高妙的琴藝更是被時人譽為可“通乎神明”。“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的第3枚(圖①)展現的就是寬袍大袖、手持畫扇的伯牙。“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詳,但很少人知道鄒忌不單是戰國初期著名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琴藝大師。據《史記》記載,鄒忌以鼓琴見齊宣王,以一番“琴所以象政”的言論博得齊宣王賞識而被拜為相國。“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的第2枚展現的就是鄒忌的形象。
至兩漢和魏晉時期,琴藝更為興盛,琴藝精湛的大師級人物層出不窮,如左思、劉琨、嵇康等均是名動一時的琴藝名家。“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的第16枚(圖②)展現的就是以寫作《三都賦》而造成“洛陽紙貴”的西晉著名文學家、琴藝大師左思。劉琨是西晉時期的傳奇人物,可謂才藝雙全。論政治,其曾官至次于“三公”之位的司空;論軍事,曾取得僅以800騎兵大破東平王司馬懋數萬驕兵悍將的輝煌戰績;論文學,則有《扶風歌》《胡姬年十五》等名篇傳世;論音樂,其所創作的《登隴》《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五首琴曲別具一格。“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的第17枚(圖③)的圖案就是劉琨側身凝思的全身像。嵇康是魏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著有《琴賦》《聲無哀樂論》等音樂理論專著,其臨刑就戮之前從容彈奏的古琴曲《廣陵散》成千古絕響。“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的第13枚(圖④)圖案就是低頭沉思的嵇康形象。
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但仍然涌現出董庭蘭、祖孝孫、薛易簡等著名琴藝大家。“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的第32枚(圖⑤)展現的就是唐代天寶年間著名琴藝大師董庭蘭,也就是唐人高適《別董大》一詩中的主角。高適在《別董大》一詩中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來稱頌董庭蘭的琴藝高絕、名滿天下。
兩宋時期涌現出楊纘、張巖、徐理、徐天民等一大批著名琴家。此外,著名文學家蘇軾、歐陽修、范仲淹等在琴藝上也均有較高造詣。“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的第36枚展現的是楊纘,第37枚展現的是張巖。
明清兩代,琴藝進一步發展,且流派眾多。明代善琴者有朱權、張岱、肖鸞、黃獻、李之藻等,清代有云志高、徐常遇、蔣興疇、祝鳳喈、蔣文勛等,這些著名琴家在“中國古代音樂家”套花中也均有所展現。
如今,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琴藝之道也得到了重視。相信不久的將來,也必會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的琴藝名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