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初永耀公司出品的“龍舟”火花。
②上世紀50年代上海正豐火柴廠出品的“紅衣”火花。
③上世紀80年代南京火柴廠出品的“長江舟船”套花之“明·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在我國各火柴生產企業出品的火花中,有不少是以龍舟競渡為題材的。
上世紀初,永耀公司出品的“龍舟”火花(圖①),主版圖案描繪的正是龍舟競渡的場景:槳手齊心協力劃龍舟,奮勇爭先,寫有“金龍渡江”“銀濤映日”的旌旗迎風飄揚,場面緊張熱烈。
同樣在上世紀初,廣東吉祥公司出品過“龍舟”火花。該火花主版圖案中的龍舟正破浪前行,舟上右三左二共五名槳手奮力劃槳,浪花飛濺,可以想象當時兩岸觀者喝彩聲、鼓掌聲此起彼伏,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更多的火柴生產企業開始出品龍舟題材火花。上世紀50年代,上海正豐火柴廠出品了“紅衣”火花(圖②),畫面設計非常別致,主版圖案上有兩個站在龍舟上相互作揖的紅衣少年,舟下水流平緩,微波蕩漾。
上世紀70年代,梧州市火柴廠出品了“龍船”火花,以藍色為底色。主版圖案上,紅色龍舟如利劍出鞘,槳手奮力劃槳,逆流而上,詮釋了“逆水行舟,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
上世紀80年代,南京火柴廠出品了“長江舟船”套花,共10枚,主版圖案展現了古代長江流域的舟船文化,副版圖案則分別為長江沿岸的名勝古跡。其中一枚名為“明·龍舟”(圖③),舟上槳手執槳分坐兩側,龍舟似離弦飛箭,給人以“輕舟已過萬重山”之感。
上世紀80年代,昆明火柴廠出品了“賽龍舟”套花,共10枚,設計極為巧妙,主圖以少女形象為前景,以龍舟競渡為遠景,以若有若無的虛影藝術手法再現了賽龍舟的激烈場面,以獨特的視角反映了云南少數民族賽龍舟的盛況,別具情趣。
龍舟競渡傳到國外后,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并逐漸形成了賽龍舟的國際比賽。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每兩年舉行一次全國“屈原杯”龍舟賽。1992年,為紀念第六屆全國“屈原杯”龍舟賽以及中國“廬山杯”國際龍舟邀請賽召開,九江火柴廠出品了“雙杯龍舟賽”火花,五色印,主圖印有“雙杯”龍舟賽會徽圖案和文字說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