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東北民間有一種奇特的習俗,俗名抽地鍋。就是大家湊在地上的一個土坑旁一起抽煙。參與其中的往往是那些打魚、種地、趕車跑外的人。很多時候,他們累了,就會有人提議抽地鍋。
要想抽地鍋,先得找一塊較為平坦的草地,或田間地頭,或河邊江沿,用鐵鍬或腰刀把地里的土挖成一塊塊的,然后堆成一個“鍋”樣。這是做地鍋的基礎,一般要堆成家用的飯碗那么大,中間留出雞蛋大的一個坑。這個坑就是地鍋。地鍋造好以后,將煙末兒堆放在里面點燃。
抽地鍋不能用普通的煙具,而是要用葦稈當吸管。由于葦稈有節,因此要選那種兩個節點之間距離較長,并且很直的。折葦稈時要注意,不能從葦稈節點處齊刷刷地折下,因為這樣折下的葦稈會因保留了節點使氣流無法暢通。要從節點靠里邊的地方折下去,使上下兩頭都通風走氣才行。備好葦稈,幾個人抽,就發給幾個人。每人一根,趴在地鍋周圍,把葦稈遞到地鍋的燃煙末上,便可以吸了。
抽地鍋是一種古老的生活方式和民間習俗。據查干湖打魚的一位老漁把頭說,以前出門在外討生活的人都自己帶著煙袋,但大家聚在一起抽地鍋也是常有的事。因為抽地鍋能把大家湊在一塊,互相連抽帶烤,感覺熱鬧有人氣。而且,抽地鍋時大家靠得近,有什么悄悄話都能交流。
長久以來,抽地鍋一直流行在東北民間的行幫中,成為交友的重要途徑。如打魚的、走船的、狩獵的行幫,常常把一起抽地鍋當成交結朋友、組織團隊、提高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東北民間曾流傳著一句俗語——“出了山海關,不抽對火煙?!本褪钦f,陌生人不能在一起抽地鍋。抽地鍋時,當煙的火光一閃,如果發現有陌生人,其他人便會團結一致把陌生人趕走。如果是兩伙人見面了,一方盤問:“你是‘里條’還是‘外條’?”意思是問對方是新朋友還是老朋友。如果對方說:“兄弟你忘了!咱們一塊抽過地鍋?!边@就等于回答是朋友,而且是老朋友。因此,抽地鍋在當時基本上成了“患難之交”的代名詞。
如今,由于行幫逐漸消失,加之煙和煙具的普遍傳播和使用,這種用葦稈來抽地鍋的習俗已經基本絕跡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