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初,隨著香煙這種舶來品大量涌入上海,商家為了促銷,就在香煙盒里附上香煙牌子(卡片)。吸煙者積存了若干張后即可去換一盒煙或肥皂、毛巾、口紅等,于是就出現了最早的集香煙牌子的人。
現今上了年紀的人都還記得“美麗”“大聯珠”香煙在上海暢銷的情景,而香煙牌子不僅記錄著歐風美雨最早對上海的浸潤,同時也反映著中西文化碰撞與對話的演變。那時,外國煙草公司或合資煙廠的香煙牌子上充斥著海外文化,許多是介紹世界各地地理、人文歷史的圖案,往往中英文對照,洋味十足。
還有介紹新文明的畫面,如一包打上“Miss Butterfly字樣的煙盒上,就印有電影明星胡蝶的小照。而更多的廠家則是體現出海派民間藝術風格,古色古香有之,西洋景、十洋景有之。如華成煙公司出過一套“五四”前后中國新女性圖像,介紹了當時的服飾、發式;華東煙公司出過一套“朱柏廬先生治家格言”,正面是古裝人物圖,反面是朱氏家訓格言,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自奉必須儉約”“宜未雨而綢繆”等等,宣講的都是中國傳統美徳和傳統倫理觀念。到后來,就印出了成套的《三國》《水滸》《西游記》《紅樓夢》,乃至《西廂記》《白蛇傳)《說岳》《說唐》等神態各異的人物圖像,均為正面是圖案,反面是文字解說,就像兩面可互作參照來欣賞的小小連環畫。小小香煙牌子竟也熔鑄進古今中外,真可謂方寸之地顯見大千世相,風花雪月留下了歷史的定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