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九十年代云南昆明卷煙廠出品的“國寶”煙標(局部)。
②上世紀90年代甘肅天水卷煙廠出品的“奔馬”煙標(局部)。
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黑龍江海林卷煙廠出品的“帛畫”煙標(局部)。
④上世紀90年代遼寧沈陽卷煙廠出品的“紅古瓷”煙標(局部)。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在各地博物館中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我國煙草企業出品的許多煙標以文物珍品為圖案,展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上世紀90年代,云南昆明卷煙廠出品的“國寶”煙標(圖①)上所展現的就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期食器朱漆木碗。該木碗造型古樸、色澤艷麗,充分展現了華夏先民的勤勞與智慧。該木碗現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
半坡文化屬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1952年發現于陜西西安市半坡村。半坡遺址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其中,出土于1958年的“小口尖底瓶”造型新奇、古樸可愛,是半坡遺址出土的極具特點的陶器之一。上世紀90年代,陜西寶雞卷煙廠出品的“半坡”煙標就以這件珍貴的陶器為圖案。
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寧靜的鄉村深處,有一座以展示彩陶文化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柳灣彩陶博物館。這里的彩陶主要反映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青海地區繁榮的彩陶文化,展示我國彩陶文化鼎盛時期的風貌,是了解青海歷史文化、研究甘青地區史前文化的重要場所。上世紀80年代,青海省樂都卷煙廠出品的“彩陶”煙標,主副版畫面展示的就是現藏于柳灣彩陶博物館的“人頭像彩陶壺”。
我國古代青銅器聞名世界。上世紀80年代初,安徽阜陽卷煙廠出品的“龍虎尊”煙標上的商代青銅器存世精品“龍虎尊”高貴大氣,精美絕倫。“龍虎尊”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縣,器高50.5厘米,口徑44.9厘米,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寬折肩、深腹、圈足,體形較高大的盛酒器,是商代青銅器中的珍品,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上世紀90年代,甘肅天水卷煙廠出品的“奔馬”煙標(圖②)上的主角是1969年出土于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國寶級青銅器“馬踏飛燕”。“馬踏飛燕”又稱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云奔馬等,是東漢青銅器代表作之一。“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一足踏飛燕。這件青銅器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帛畫是中國古代畫種,因畫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種白色的絲織品。帛畫在帛上用筆墨和顏料描繪人物、走獸、飛鳥及神靈、異獸等形象的圖畫,約興起于戰國時期,至西漢發展到高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黑龍江海林卷煙廠出品的“帛畫”煙標(圖③)再現了1949年出土于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龍鳳帛畫”的迷人神韻。
上世紀80年代,湖南新邵卷煙廠出品的“古雅”煙標主副版圖案是元青花大罐,將精湛的元代青花瓷藝術展現得淋漓盡致。上世紀90年代,遼寧沈陽卷煙廠出品的“古瓷”煙標主版畫面上,精美的唐三彩黑馬光彩照人,副版畫面上的藝術珍品元代青花鳳首扁壺精致典雅。遼寧沈陽卷煙廠于同時期出品的“紅古瓷”煙標(圖④)主版畫面是一個元代青白釉戲劇枕和一尊清代道光年間燒制的人物題銘方瓶,副版畫面則是一尊明代正德年間出窯的回文出戟罐和一個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三星圖碗,展現了我國古代陶瓷藝術的魅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