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日戰爭的出省抗爭,到解放戰爭的毅然起義,再到抗美援朝戰爭,有一支部隊,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留下其傳奇的一筆,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十軍(原國民黨六十軍)。《心路滄桑-從國民黨六十軍到共產黨五十軍》這本書,是由原五十軍政委高星耀同志之子高戈里通過訪談兩百余位親歷者后,整理而成,可以從一個角度說明為什么國民黨不行,為什么共產黨行,這也是我分享本書的目的所在。下面我將分三個部分分享此書。
一、五十軍的成軍歷史簡介
1909年,護理云貴總督沈秉坤創辦云南陸軍講武堂,培養了朱德、朱培德、范石生、龍云、盧漢等軍事人才,成為了滇軍的骨干。滇軍在1911年反清重九起義后,組織“援川軍”進軍四川。
1915年袁世凱竊國稱帝后,滇軍參與了護國運動,不久后袁世凱惶惶西去,洪憲王朝壽終正寢。
后朱德起義離去,1928年至1935年期間,龍云任云南省主席,奉蔣介石命令大肆捕殺中國共產黨員,中共云南特支書記、中共云南省委書記王德三等一大批中共黨員被殺害,300多黨員僅余下六七人。
1937年,龍云、盧漢編組部分滇軍主力,成軍國民黨第六十軍,盧漢任軍長,四萬三迤子弟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在抗戰途中,六十軍吸收了蔣南生、張天虛、周時英、楊華等中共黨員做思想政治工作,同年,參加徐州會戰,與日寇在臺兒莊展開戰斗,血戰一個多月,六十軍少將旅長傷亡三分之一,上校團長傷亡三分之二,全軍4萬人死傷過半,撤離戰場后,全軍12個團縮編為5個團。隨后,在日本投降之前,六十軍始終保持著與日軍的交戰狀態,但未發生太多大戰。
日本投降后,滇軍受到蔣介石嫡系的排擠,龍云卸任云南省主席,六十軍也被分批派往越南,1946年,六十軍一八四師師長潘朔端率部在遼寧海城戰場起義。
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六十軍被圍困于長春,軍長曾澤生率部起義,投降解放軍,中央特批六十軍不收繳武器,通過政治整訓、思想改造,整編成為中共五十軍,1949年奉命入山海關南下,10月,參加鄂西戰役,俘國民黨軍第79軍代軍長蕭炳寅、副軍長李維龍以下官兵7000余人。11月下旬,奉命配屬第二野戰軍進軍四川。12月,參加成都戰役,俘國民黨軍8100余人,迫降1.77萬余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
二、為什么五十軍能從降軍成為鐵軍
國民黨六十軍的成軍歷史,有點類似于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故事,雖然能反對腐朽封建的王朝,能與日寇殊死搏斗,但最后也逃不開自己鎮壓革命,魚肉百姓的過去。而成為共產黨五十軍后,屠龍少年終于又變回了從前那個少年,敢于出國門與聯軍作戰,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祖國的利益。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是“國民黨太壞了”,一是“毛主席太偉大了”。
網上曾今出現過一陣捧蔣介石臭腳的言論,動輒“蔣公千古”,但看了六十軍將士的講述,恐怕就不會這么認為了。
軍官殘殺士兵。舊五十五師一位朱姓參謀主任,曾下令將犯錯士兵一律活埋,并層在處罰士兵時當場挖出士兵心臟,掛了兩大串,并吃掉。據統計,在舊軍隊期間,第一四四師2451名士兵中有345人被吊打過,289人被推打過,1238人被棒打過,13人被刺刀打過,677人被槍托打過,1362人被打過耳光、945人被皮帶打過,991人被拳打腳踢過,53人曾被打得昏死過去,20人被打吐血,22人被打殘廢,1298人被罰跪,535人被罰凍,128人被罰曬,1302人被罰挨餓,1人被罰喝尿,1人被罰吃地痰,被槍斃未死的有33人,被活埋未死的有24人。該兵團的控訴大會開得撕心裂肺、驚天動地,有的士兵哭得痛不欲生,有的士兵哭得口吐白沫死去活來。第四七二團二營召開控訴大會,第一次就哭昏倒了31人,第二次大會又昏倒了35人。
共產黨是如何改造這個軍隊呢,推行官兵平等,鏟除罪大惡極的舊軍官,派遣思想政治人員。舊軍隊的士兵大多是半強制入伍的,通過共產黨的分土地、懲治土豪劣紳、關愛士兵等一系列舉動,士兵們感受是從地獄到天堂的感受,從而迅速歸心,調轉槍口對付國民黨反動派。這就是時代進步的力量,是文明的力量,是毛澤東等革命先輩站在時代的潮頭做到的最有力的事。
三、朝鮮戰場顯神威
1950年,第50軍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序列開赴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二、三、四次戰役。在第三次戰役中,全殲英軍皇家重型坦克營,解放漢城。在第四次戰役中,在漢江兩岸頑強抗敵50晝夜,沉重打擊和消耗了敵有生力量,保證了志愿軍主力休整、集結和糧彈補充,為準備實施戰役反擊爭取了時間。1951年3月回國整補。同年7月,第二次開赴朝鮮,擔負西海岸防御以及搶修機場等任務。10月至11月,奉命執行渡海攻島任務,在空軍和炮兵支援下,先后攻占南朝鮮軍盤的椴島、炭島、大和島、小和島、和艾島。1955年4月,第50軍從朝鮮撤軍回國。第50軍在入朝作戰的期間,廣大指戰員發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勝利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涌現出二級戰斗英雄、特等功臣鮑清芳,國際主義戰士、二級模范王永維等功臣、模范1.4萬人,有1個團、6個連、11個班、7個組獲榮譽稱號,有7000余人獲朝鮮政府授予的勛章或獎章。1955年4月12日,第50軍回國,隸屬于沈陽軍區建制領導。1967年5月27日,第50軍調歸成都軍區建制領導。1985年12月1日,第50軍番號撤銷。
總結
心路滄桑、奠定輝煌,一個時代的偉大勝利。
本書用一個一個故事,闡述了一支非根正苗紅的部隊,如何擁護共產黨,從而為祖國為人民立下汗馬功勞成長歷史。以本書的闡釋,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清末到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中國人民的血淚以及為什么中國人民選擇了共產黨。篇幅所限,掛一漏萬,本書精彩紛呈之處未能完全展現,謂為遺憾,也推薦此書給予在座諸位,有暇時可品讀一二,對我黨的光輝歷史再深刻了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