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紀念屈原而興,是端午節流傳最廣泛、最有影響的說法。此外,民間傳說中還有端午節紀念伍子胥、紀念介子推等說法。上世紀初期的無廠名煙畫“東周列國人物”中就有與端午節相關的人物伍子胥和介子推。
“伍子胥”一枚(圖①)正面圖案為身穿盔甲的伍子胥,雖然鶴發白須,卻是老當益壯。伍子胥輔佐吳王有大功,然而吳王聽信讒言,竟賜劍令伍子胥自刎。視死如歸的伍子胥死前囑托,其亡后務必挖出他的雙眸懸掛于城門上,以便讓他看到吳國滅亡。吳王聽聞,勃然大怒,即下令將伍子胥的尸體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因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亦是紀念伍子胥的節日。
“介子推”一枚(圖②)圖案上的介子推坐在樹蔭下,腰系紅繩、頭戴紅巾,神情泰然自若。東漢蔡邕的《琴操》中記載:晉文公重耳本想封賞“割肉喂君”的大臣介子推,不料介子推躲入深山,不肯受賞。晉文公為趕他下山,放火燒山,不料將介子推和其母活活燒死在山上。“文公哀之,流涕歸,令民五月五日,不得舉發火”,只吃寒食。粽子即為寒食的一種,端午食粽子的民俗也慢慢流傳了下來。
①上世紀初期無廠名“東周列國人物”煙畫之“伍子胥”。
②上世紀初期無廠名“東周列國人物”煙畫之“介子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