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成都龍泉火柴廠出品的剪紙“酉雞”火花。
上世紀80年代浙江遂昌火柴廠出品的“雞”套花中的4枚。
2004年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的“卓曙畫雞”套花中的一枚。
12生肖中,雞為禽類唯一代表。《莊子》稱雞“司晨”,《說文解字》稱雞為“知時畜”。在我國民俗文化中,“雞”與“吉”諧音,被賦予了吉祥的意義。
雞作為吉祥物,早在新中國成立前火柴生產企業出品的火花中就頻頻現身。如隆順洋行的“雞標為記”、華商鴻生公司的“雄雞”、玉波監造的“金雞為記”、利華公司的“雞牌”等火花,畫中的雞或引吭高歌,或尖嘴啄蟲,或呵護小雞,圖案生動,寓意吉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雞常見于各地火柴廠出品的12生肖題材火花中,其設計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湖南長沙火柴廠出品的“雞”火花,可謂匠心獨運。或采用古代磚刻圖案的表現形式,以粗獷的線條勾勒出雞的形象,頗具秦磚漢瓦的古樸韻味;或選用雞肖形篆印,以虛實對比的布局、簡潔夸張的造型,折射出我國傳統藝術的風采。四川新都火柴廠出品的“雞”火花,采用漫畫形式,展示了錦衣紅冠、長尾高翹、引吭高歌、神采飛揚的雄雞畫面。湖南洞口火柴廠出品的“雞”火花,則是以漫畫形式將雞擬人化,畫面上的雞身穿馬夾,手執文明杖,身背禮物,面帶微笑,喜氣洋洋。成都龍泉火柴廠出品的剪紙“酉雞”火花(圖①),纖巧秀美,簡潔流暢,色彩艷麗,洋溢著淳樸的民間藝術氣息。安徽祁門火柴廠、浙江遂昌火柴廠(圖②)和廣東汕頭火柴廠設計制作的“雞”火花,或重彩濃墨,或工筆嵌色,將雞的威武之氣表現得淋漓盡致。成都火柴廠曾出過“成都市中小學藝術節”套花,一套8枚,圖案均出自兒童筆下的雞。
上世紀80年代廣州火柴廠出品的12生肖故事“酉·聞雞起舞”火花,只見一位白衣少年,仗劍起舞于一只紅冠黑羽雄雞之前,向人們訴說著東晉時期名將祖逖年輕時一聽到雞鳴就起床拔劍練武的故事。2002年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的“揚州剪紙·半夜雞叫”火花一套6枚,則真實生動地勾畫出舊社會一幫長工機智勇敢地同地主周扒皮斗爭的故事。
金雞入畫方寸間,可謂名家薈萃。2004年南京火柴廠出品的“卓曙畫雞”套花(圖③),全套50+1枚,該套火花是從卓曙創作的《百雞圖》黑白圖案中挑選出來的,雞全為黑白圖案。繪畫吸收古代彩陶紋、青銅器、秦漢瓦當、民間泥塑、剪紙、木刻等手法,或粗獷,或秀麗,黑白分明,極具觀賞性。2005年該廠還出品“公丕炎畫雞”套花,全套36+1枚,該套火花構圖細膩,畫風清秀。2005年長沙火柴廠出品的“齊白石畫雞”套花,一套26枚,選用著名繪畫大師齊白石畫的雞,方寸中雞或站立、或偎依、或覓食、或打斗,神態自然,栩栩如生。同年,該廠還出品了“百雞圖”套花,一套100枚,采用著名畫家韓美林創作的百幅雞畫,別具風格。2005年上海火柴廠出品的“農歷乙酉雞年”套花,每枚火花畫面不同、主題不同,如“金雞迎春”“五子高升”“驅邪鎮宅”“雞年大吉”等,名家筆下的雞可謂千姿百態、形神兼備、美不勝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