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標,俗稱煙盒或煙殼,與郵票、火花、錢幣、酒標一起,并稱為世界五大收藏品。我國曾進行過民意測驗,煙標在十類收藏品中名列第三。
煙標圖案一般可分為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古今人物、名貴字畫、文藝體育、民族服裝、動物植物、建筑交通、都市標志等歸類,從中絕不是僅僅看出卷煙工業的發展和變化,更可以看到大好河山、風土人情、歷史掌故、飛禽走獸、奇花異草、文化珍品、名人風采,還可以從中看出某時某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獨特狀況,使人眼界開闊、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生活多趣。近年來,系列煙標的出現,使煙標具有了旅游指南、度假導游、參觀紀念的功能,使煙標從單純的美術圖案提高為集知識性、指導性、趣味性、紀念性于一體的收藏品。加之煙標用紙越來越講究,印刷越來越精良,圖案越來越翻新,裝璜的誘惑力與收藏的吸引力成正比增加,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煙標也是一個時代的反映。例如杭州卷煙廠生產的“西湖牌”系列煙標,一條煙十小盒就展示西湖十景;承德卷煙廠出口的“避暑山莊牌”系列煙標,在一條煙內囊括了當地名勝,既是消耗商品,又是旅游紀念品,收藏價值頗高。
煙標名稱也是世界地域文化的體現。如以地名為牌號者,使人一見即知是何地產品。例如“大青山”牌出自內蒙古,“黃山”牌出自安徽,“武夷山”牌出自福建,“井岡山”牌出自江西,“黃鶴樓”牌出自廣東,“香山”牌出自北京,等等。若以物產為牌號者,也使人一見即知是何地產品。例如“紅人參”牌出自吉林,“椰樹”牌出自廣東,“白芙蓉”牌出自成都,“金絲猴”牌出自陜西,等等,就不一一例舉了。
煙標收藏的歷史隨著香煙誕生的時間已逾百年,這其間社會變革使不少煙標成為珍品極品。例如,上海市是我國最早生產香煙的城市,有位老收藏家珍藏著一枚我國國產首枚煙標,因為紙質極差,謝絕參觀,連有關部門印刷出版煙標圖案集大全他都不愿以示眾人。行家歸集煙標有四法四字之訣,即眼實、嘴甜、筆勤、手快,做到購、換、要、撿。據悉,目前國內號稱煙標收藏之王者的收藏數量大約在一萬枚上下,其中包括清末民初英美煙草公司的老煙標。
有位自稱“煙標迷”者收集的“阿詩瑪”煙標上有楊麗坤的簽名,“劉三姐”煙標上有黃婉秋的簽名,“三連冠”煙標上有郎平的簽名,這自然是給煙標這個大千世界添光增色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