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我大學畢業(yè)來到廣西崇左,看著滿城綻放的木棉花,對未來萌生出種種不切實際的期待與熱情。想想百年前,五四運動中的那些青年們,早早就堅定了為國家獻身的凌云壯志,可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若初心不知所起,又何談不忘。于是,我開始了一場初心與使命的探索。
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100年前,煙雨蒙蒙的浙江嘉興南湖上,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同學少年,于悠悠小船上發(fā)出了劃破天際,響徹大地的最強吶喊,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了,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航向。就是這條小船,擺渡了暮靄沉沉的苦難民族,開啟了波瀾壯闊的革命航程。
就在今年4月,崇左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組織到憑祥市匠止烈士陵園追悼先烈,看著烈士陵園大門旁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我不禁為之一振。那是1979年的春天,越南結(jié)束抗美戰(zhàn)爭、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后,把中國視為“頭號敵人”,祖國南疆的和平與安定受到嚴重威脅,多少革命先輩們張臂為屏,誓死捍衛(wèi)國土。
“戰(zhàn)斗英雄”李水波,在執(zhí)行布雷任務中,配合連隊,連續(xù)打退越軍兩次進攻。在布雷任務完成后,正當他準備撤回掩體時,不幸中彈倒地,就在敵軍企圖生俘他時,他毅然抓起了爆破筒,拉燃導火索沖入敵群。
“鋼鐵戰(zhàn)士”李啟身負重傷,深陷重重包圍,孤立無援,為吸引敵軍大部分火力,掩護全排轉(zhuǎn)移,用血肉筑成了一道鋼鐵堡壘,獨自一人迎著火海向敵軍爬行了一百二十米。
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979年的春天。他們不悔捐軀赴國難,他們甘愿視死忽如歸,在他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涌著的是斬關(guān)奪隘而激蕩的初心,流淌著的是為保衛(wèi)南疆國門而澎湃的血浪。
翻開百年畫卷、追憶漫漫征途,正是無數(shù)像李水波、李啟一樣的先烈,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斷頭流血以從之”,才換來中國革命的成功,換來新中國的誕生,換來華夏大地的滄桑巨變。
回到當下,我看到了身邊的領(lǐng)導和同事們,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卻也傳承著這一份初心與使命。他們用熱血澆鑄激情,以九牛爬坡之勢,繼續(xù)書寫著人生精彩。
稽查隊長岑振偉,與走私分子拼體力、拼耐力、拼智力,面對環(huán)境潮濕、蚊蠅遍地的草叢、悶熱難忍的天氣,依舊紋絲不動的潛伏偵察。他說:“為了黨和國家,再苦再累,也值”。
管理所所長覃建斌,在地勢環(huán)境險峻復雜,甚至還存在未排除的舊地雷,也不清楚走私分子是否攜帶武器情況下,毅然選擇奮勇追擊,將走私分子堵截在邊境一線。他說:“當時心里只想著,我是中國共產(chǎn)黨員,必須要捍衛(wèi)黨和國家的利益!”
在南疆國門的黨旗底下,像這樣堅守著勃勃跳動愛黨之心的煙草人太多太多,他們在蚊蠅遍地的草叢中度過多少漫長難熬的夜、在追逐與搏斗中揮灑了多少汗水與熱血,在金錢與利益中拒絕了多少腐蝕與誘惑,他們青春的血汗,就是祖國版圖上的一枚枚鮮紅印章;他們匍匐的痕跡,就是標繪國界的一條條濃墨彩線。
7年時間過去了,關(guān)于初心與使命,我找到了答案。作為南疆國門的奮斗者,守衛(wèi)南疆國門是初心、嚴堵邊關(guān)通道是使命;作為一名煙草人,專致服務是初心、締造價值是使命;身在平凡崗位的我們,腳踏實地是初心,默默奉獻是使命;作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初心,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使命!讓我們以奮斗之姿態(tài),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邁向新征程、奮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