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們知道的常識是:
誰都知道煙斗最基本的特性是得耐燒;
誰都知道越是致密的材料越耐燒;
誰都知道越是樹齡長的植物結構越是致密;
誰都知道只有在地下生長了足夠年頭的,或者經過適當硬化處理的石楠根材料才耐燒;
那么問題來了:
有人在意過自己的煙斗所用的材料在地下生長了幾年,有沒有適當處理過嗎?
二
人們知道的常識是:
誰都知道有煙斗材料越干越好,甚至有人忽悠出一個“歇斗”令材料干燥的荒謬公式;
誰都知道地下挖出來,還蒸煮過的石楠根材料不是一兩年的時間就可以干透的;
誰都知道植物材料的干燥大抵是個無休止的過程,年頭越長的煙斗就越干燥;
那么問題來了:
有人在意過自己的煙斗所用的材料熟化過多久,擔心過自己的煙斗用的可能是根本沒有干燥到能夠可以做煙斗的材料嗎?
三
人們知道的常識是:
誰都知道海黃花梨金絲楠什么的做不了煙斗;
誰都知道好味道的煙斗,不是做出來的;
誰都知道植物材料點起來會有味兒,石楠根也不例外;
誰都知道未經處理的石楠根材料在燃燒煙草的時候所帶有的植物異味,會嚴重影響煙斗煙草的味覺體驗(?);
誰都知道石楠根材料的處理,不僅有可以去除異味,還有機會給煙斗和煙草帶來更加宜人的味道;
誰都知道重復使用煙斗可能抽出好味道,但也可能永遠抽不出來;
誰都知道人對于煙斗味道的認知從比較中得來,或者從口碑和印證中獲知,而數量很少,年代短暫,沒什么人抽過的煙斗,缺乏口碑,無可印證;
那么問題來了:
有人在意過不同的煙斗抽起來味道上可能有天壤之別,自己的煙斗所用的材料有沒有處理,怎么處理的,抽多少斗才能抽出好味道,有過什么樣的口碑和印證嗎?
四
玩斗的都知道的這些常識,以及根據這些常識所自然提出的問題,賣斗的做斗的專業人士不應該也不會不知道。為什么從沒聽他們提起?是他們都不知道嗎?如果他們連這些常識都不知道,怎么有機會做出好用耐用好味道的斗?抑或是他們知道而故意不說,因為說了就賣不出去他們的商品了呢?
玩斗的有玩斗的邏輯,是好用耐用好味道的邏輯:賣斗有賣斗的邏輯,是受到商業利益驅動的邏輯。兩者皆有存在的理由,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是南轅北轍,彼此孤立,而是存在著趨同與趨異的兩種發展方向。賣斗的邏輯向著玩斗的邏輯趨同,是人的善意和智慧的體現,愛好煙斗人們的福祉,煙斗承載的文明;反之,則是人的惡性與愚昧的交合,愛好煙斗人們遭受的欺凌,煙斗的異化和墮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